武曉麗
山西省孝義市公證處,山西 孝義 032300
從遺囑公證內涵出發,可發現遺囑公證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在實務操作時,堅持公證員直接辦證的辦理原則。在辦理公證業務時,有些公證事項可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但在申請遺囑公證時,需要申請人親自辦理,公證機關首先要確認立遺囑人是否神智清楚,是否有行為能力;二是立遺囑人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并且公證機關會對所提供的證明材料進行核實。公證機關在辦理遺囑公證時,會對比分析多種信息,并且全程攝影、拍照。最后由公證機關出具公證書,以此表明遺囑具有法律效力,為家庭財產的分配提供有效依據;三是公證遺囑更改或撤銷同樣要進行公證。
實際辦理遺囑公證時,不能僅針對當事人行為進行公證,還要仔細審查遺囑內容,是決定公證效力能否得到認可的關鍵。遺囑人立遺囑時只能處理自己的財產,公證人員要審查遺囑是否為當事人的個人財產。如果不屬于個人財產,要明確遺囑中的財產產權范圍,判斷其是夫妻共同財產或涉及其他利益關系人。一些財產不僅要看產證,還要出具相關單位的證明。例如,房產證上注明單獨所有的情況下,實際可能是夫妻共有財產。另外,遺囑內容不能違背社會公德及法律規定,如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中指出,對于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而言,應保留他的遺產份額,而剩余的部分,可按照遺囑當事人意愿來處理。
加大行政機關監管與公證協會監管的結合,能起到較好的遺囑公證風險防范作用,進而保障遺囑受益人的權益[1]。法律規定指出,各級行政機關可針對公證機構及公證人員的業務行為進行監管,監督其是否按照既定流程規定進行遺囑公證,監督人員要發揮其監督、指導的作用,確保遺囑公證流程有序進行。同時公證協會可參照辦證規則和行業要求等,對公證機構以及公證人員的相關操作進行監管,在行政機關及公證協會協作配合下,建立起全面的監管體系,在規范遺囑公證流程的基礎上,確保公證有效性。一些地區都針對遺囑公證中的違法行為提出相應的懲處,但是還缺乏具體的監督實施依據。例如,在監督公證隊伍建設、職業要求、操作規范等方面還沒有提出具體規定,并且在公證機構自律和遺囑公證質量等方面的監督力度不夠。因此,還需要根據當前行政機關監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完善的相關制度,將責任制應用在遺囑公證辦證監管上,確保監督管理貫徹遺囑公證全過程。
辦理遺囑公證的主要問題在于保障遺囑公證有效性,因此,在進行公證操作時,要求公證員做好以下審查工作:一是審查遺囑是否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遺囑內容符合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確保遺囑公證有效性的前提。因此,為了防范遺囑公證風險,需要進行當事人行為能力的認定。例如,加強對當事人身份信息的核查,除了使用身份證識別儀、拍照等手段外,還可以采用詢問筆錄的方式來審查立遺囑人的身份。二是為遺囑公證有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法律支持。遺囑公證辦理流程規范化實質上是認定遺囑公證法律效力的重要依據。在實際操作中,公證人員要樹立起規范意識,嚴格按照相關規則進行實務操作。只有公證機構及公證人員對遺囑公證辦理性質有明確認識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實現遺囑公證辦理有法可依,嚴格依據法定程序來辦理遺囑公證。
為了加大對遺囑公證風險的防范,有必要完善相關的制度規定,為遺囑公證實務操作的規范化提供制度保障。其中《遺囑公證細則》在公證實務中有很好的指引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該規定的指引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明確遺囑公證業務管轄范圍。辦理遺囑公證時,不能確保該遺囑公證是否為最后一份公證遺囑,是由于遺囑公證可由任一公證機構受理,需要盡快明確遺囑公證管轄區域。我國有關的法律規定指出,當事人可在其住所地、行為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提出遺囑公證申請,沒有明確規定公證機構的申請條件[2]。因此,在完善遺囑公證細則時,需明確當事人可申請遺囑公證的公證機構,該機構受理并出具公證書后,將有關信息登記在遺囑平臺中。在這種情況下,就能很好查明遺囑是否為最后一份公證遺囑,從而為財產支配提供明確依據,也可抑制遺囑公證時的風險因素。
綜上所述,遺囑是生者對自身財產進行支配的結果,在保證遺囑有效性的情況下,能很好地避免財產糾紛,在進行遺囑公證后,能保證遺囑內容不被隨意篡改,可將其看作是認定遺囑有效性的依據。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相關人員應重視遺囑公證風險的防范,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求公證機構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實務操作,保障遺囑權威性,為財產問題的處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