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云南警官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3
國民政府在其存在的二十多年里,開展過禁煙禁毒運動,也頒布過禁煙法令,但是由于政局不穩,官吏腐敗等諸多原因,一直到國民政府覆滅,云南的煙毒頑疾都未曾肅清過。
新中國解放初期,云南軍政官吏腐敗,甚至利用職權大肆制造、販賣煙土。當時昆明市警察局刑警大隊長、軍統特務頭子周白先身為緝毒首腦,卻是不折不扣的毒梟。自1947年以來,周白先就與省政府工作人員相互勾結,雇傭人員在昆明市席子營制造嗎啡1000兩,后續又在私宅內制造嗎啡。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一九五〇年禁煙工作報告》的統計,到1949年底,云南省罌粟種植面積有240余萬畝,年產鴉片5000萬兩。根據西南軍政委員會解放初期的調查,云南省種植罌粟的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33%。例如1949年秋,大理地區種植鴉片空前泛濫,大理縣、鳳儀縣等公路沿線,罌粟種植面積就高達50%左右,其余多數縣罌粟面積都在萬畝以上。
根據《昆明市公安史資料》,在很多城鎮和盛產鴉片地區,吸食鴉片者占總人口的40%左右,占成年男性總人數的近60%。在1949年,昆明市的鴉片、嗎啡、白面大行其道,市區有煙館1670家,販毒分子6968名,吸毒者達到了5萬余人,吸毒人口占總人口的1/6,每年吸毒量為500萬兩以上。
深入探究,云南煙毒泛濫主要是由于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罌粟花種植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雨水少但土地要濕潤,日照長但不干燥,土壤養分充足而酸性小,海拔高度在900米-1300米為佳。云南獨特的地理優勢以及良好的氣候環境恰好符合罌粟的生長條件。另外,云南與緬甸、老撾、越南毗鄰,這種特殊的地緣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云南毒源在外,造成打不著、禁不了的局面。
云南少數民族大多地處邊遠地區,高山峽谷相間,耕地面積少。邊疆山民生活水平很低,沒有可以改善生活的條件和基礎。與種植糧食作物相比,種植罌粟、生產鴉片收益較高。在利益驅動下,農民紛紛種植鴉片。另外,邊境地區缺醫少藥情況極為普遍,農民生病時就使用鴉片來治療疾病。還有一些追逐高利潤的不法商人給予當地農民利潤,驅使民眾種植罌粟。
解放前期云南各種地方勢力如軍閥、幫會、土匪犬牙交錯、相互勾結,官匪不分。唐繼堯、龍云曾經長期統治過云南。唐繼堯先后發動滇川之戰和滇桂之戰,雖然打著“興師護法”、“援鄂援陜”的旗號,卻是為了打通云土的外銷通路興師勞民。龍云執政后,為彌補財政困難,禁煙局抽收“煙畝罰金”,甚至竟把鴉片發給軍隊,用以抵當伙食費用。官兵抽食鴉片已經達到極為普遍的地步。
新中國成立初期,煙毒問題引起了黨和國家的密切關注,按照中央人民政府及西南軍政委員會的相關法律規定,云南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禁毒措施,厲行禁毒。
在1952年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了《關于嚴禁鴉片毒品的通令》。這一通令標志了中央向貽害中國百年的煙毒進行宣戰。西南軍政委員會為了貫徹、落實這一通令,于1950年7月31日通過了《關于禁絕鴉片煙毒的實施辦法》。從中央政府到云南政府通過頒布一些法令極大地推動了禁煙禁毒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指導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禁煙斗爭。
1.禁種罌粟,發展替代經濟。為了防止鴉片種植,各級政府動員、號召農民改種銷路好的農作物來增加收入。對于一些困難農戶予以幫助,為其撥發救濟款、大米等生活物資等。這些得力的措施很好地解決了煙農鏟除罌粟后帶來的生活之憂。
2.收繳煙毒煙具,實行煙民登記,實施戒毒工作。1950年12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在拓東體育場召開“昆明市各界人民禁煙大會”,公開銷毀煙毒11.12萬兩和大批吸毒、制毒工具。基層組織建立起了禁煙小組等禁吸戒毒組織,對煙民進行登記,并發動群眾規勸教育,促使煙民戒毒,擺脫毒癮。另外,開辦了戒毒所,幫助煙民戒毒,重新回歸生活。
3.建立禁煙機制打擊販毒。1950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及12個專員公署組建了云南省禁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使得禁煙活動得以有序進行。公安部門在交通要道上設卡查緝,以此繳獲煙毒,在打擊對象上因人施法,對一些大毒販予以嚴厲打擊,對普通染毒人員則是通過教育、罰款等方法規勸、促使其戒掉吸食煙毒的行為,對有嚴重販毒的毒梟,政府更是加大懲治力度。
4.開展禁毒宣傳,發動人民群眾禁煙戰爭。1950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禁煙委員會,全省范圍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肅毒宣傳活動。各地通過召開禁毒大會,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城市、農村等地以標語、口號、漫畫等多種形式進行禁毒宣傳,使黨和政府的禁毒政策家喻戶曉。
當今,在毒品問題泛濫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面臨著境外毒品“南北夾擊、四面包圍、多頭入境、全線滲透”的嚴峻態勢,禁毒工作將承受巨大壓力和挑戰。以史為鑒,上述的云南禁煙運動中采取的措施對當今禁毒工作依然有借鑒之處。
我國于2007年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該法明確了禁毒工作方針,規范了禁毒宣傳工作、毒品管制等工作方面,構建了中國禁毒工作體系。此外,我國政府部門還
頒布了《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條例規定。這些法律法規為打擊毒品犯罪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能夠更好地指導禁毒執法工作。
首先,學校加強毒品預防教育。當前,毒品濫用群體向低齡化、群體化發展的趨勢,青少年吸毒人數不斷上升。為了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學生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2015年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中宣部、教育部等14個部委頒布了聯合制定的《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規劃(2016—2018)》,同時也宣布我國將全面啟動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其次,加強社區預防教育。各地禁毒辦、公安禁毒部門應該深入社區向居民介紹毒品知識和抵制毒品技巧,動員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防毒、拒毒活動,要求父母要密切關注孩子異常行為,防止孩子交友不慎,誤交癮君子,從而避免毒品對子女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