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樺
臨沂大學法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我國調解制度規定于我國《民事訴訟法》等多部法律中,調整范圍比較廣。而作為民事調解中的離婚訴訟調解,應當只適用于民事案件范圍下的離婚案件中,調整由于雙方當事人離婚所造成的關于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爭議。
調解并不像訴訟,有嚴格的流程進行限制。在離婚訴訟案件的調解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情形,調解員針對這些情形可以采用多樣的調解方法,不必局限于某種程序。調解方法的靈活性使得調解員能夠針對當事人的情況,通過最有利于當事人的方法使其達成調解協議。
調解過程是保密的,這種私密性有利于帶給離婚的夫妻雙方安全感,從而能夠使得調解員更能夠了解雙方的婚姻情況,能夠使雙方更好的達成協議。不僅如此,保密性能夠使案件的處理以一種更和平的方式進行,僅有調解員和當事人了解,增加了當事人對調解員的信任度。
調審合一是我國離婚訴訟調解的存在另一個問題,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這一條規定說明我國離婚訴訟需經過調解才能進入審判程序。但實際操作中,由于進入審判程序后仍可以隨時進行調解,大部分案件會出現“邊調邊審”這種情況,導致調解時間過長,造成法院案件堆積,司法資源浪費。
惡意訴訟調解,主要是當事人出于不正當的目的,通過調解來謀取非法利益,進而損害第三人或者對方當事人的利益的一種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往往由于法律適用中法官的疏忽、法律規定不全面以及調解協議的問題造成惡意調解,這種惡意調解行為不僅造成了對于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還對于第三人甚至社會的利益造成損害,破關社會穩定。不僅如此,這種惡意調解還造成了對于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和對于司法權威的極大挑戰,應當對這種行為加以規制。
在我國的離婚訴訟調解背景下,調解法官在調解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響到調解結果,因此調解人員的選擇應該慎重考慮。但我國對于離婚訴訟調解的調解法官并沒有做出具體規定。在實際調解中,很多情況下并不是具備相關經驗的法官進行調解,調解時,由于這些法官人生閱歷、社會經驗或者相關法律知識相對不足,難以換位思考,可能會導致案件調解的失敗。
調審分離力求將審判與調解分離開來,若審判前已經主持進行調解,調解不成,進入審判程序后就不得進行調解。調解可以設立專門機構進行,不進行公開。這種方式能夠幫助當事人更快速的解決糾紛,避免案件訴訟時間過長,同時也能幫助法院提高案件審理效率。但如前文所述,我國調審合一的方式已經沿用多年,因此我國進行調審分離的改革時,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逐步推進。
惡意調解主要是由于夫妻一方轉移財產或者逃避債務導致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故意導致的,社會危害較大,因此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首先加強法官對于惡意調解的防范,對于一些惡意調解案件,及時告知當事人和人民法院有關部門,從而加強法官的職權調整,對當事人起到震懾作用。其次應該在相關法律中加強立法完善,對于惡意調解人加以適當的懲罰。
由于與普通民事案件、離婚案件的不同,離婚訴訟調解案件應當設立專門的家事法庭進行審理,我國已經逐步開始試點并取得相關經驗。首先,法院應當選擇有專門的民事法律知識的法官擔任,同時對其加以心理學、社會學知識的培訓。其次,法院應當選擇有一定調解經驗、調解技巧的法官進行調解,同時選擇資歷較老的法官進行任用。通過這些措施,提高離婚訴訟調解成功率,也能夠使當事人增加對于調解人員的信任度。
離婚訴訟調解制度運用ODR在線糾紛解決機制,能夠有效的對傳統的離婚調解機制進行補充。首先,在線解決機制減少對于地域的限制,夫妻雙方離婚后異地,可以通過在線方式進行調整。其次,在線糾紛解決機制能夠減少雙方當事人見面次數,也就不會出現在調解時雙方的肢體沖突,更能使雙方正視現狀,促進案情調查。最后,符合多元化機制的改革,能夠任用素質更好的一批調解人員進行調解,從而妥善解決離婚訴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