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志丹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00
在中國,雖然情勢變更制度和不可抗力在理論上有統一的認識,即大多數學者認識到情勢變更制度與不可抗力之間存在著相似之處,對于他們之間的差異也取得了共識,但是理論標準在實務當中適用存在一定的困難,我國實務屆對于情勢變更制度與不可抗力制度之間的區分依舊是模棱兩可,欠缺一個統一的標準。
在江西省某采砂工作領導小組與成都某實業公司的糾紛案中,因為罕見導致36年罕見的低水位毫無疑問是屬于不可抗力事件,但是學者們的主要爭議在于這個案子的情形是否能夠構成情勢變更?支持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的二元規范模式的學者們認為: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內容不同。情勢變更制度一般體現在經濟層面,如通貨膨脹、匯率重大變化、物價巨大變化等。而不可抗力更主要的體現在非經濟層面的自然因素以及社會事件。因此,不可抗力不能引起情勢變更。贊成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一元規范說認為,不可抗力是情勢變更制度的引起要素之一。眾多分論并沒有很好的在實務中解決好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的關系。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判決中認為,成都某公司在此次的合同中,遭遇了鄱陽湖36年罕見的低水位,導致合同目的不能達到,此客觀情況并非是成都某公司在簽訂合同時所能遇見到的,也并非屬于商業風險的范疇,如果仍然要求成都的公司繼續履行合同,這顯然違反了合同法的公平性。成都某公司要求采砂辦公室退還部分合同價格。符合“合同法公平原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適用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本院予以支持。最高法院明顯是按照情勢變更制度來處理此案的,但是判決中并未體現出最高法對于情勢變更制度與不可抗力之力間關系的態度。這樣模棱兩可的態度是我國法院在處理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之間關系的慣常做法,也帶給了實務屆諸多不便。
我國采用的是不可抗力與情事變更二元規范模式(韓世遠語),立法者當時在定義情勢變更制度之時,就是為了將其與不可抗力區分開來,希望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但是依據我國實務界目前的情況來看,二者之間是否真的涇渭分明,殊值疑問。兩者之間又是什么樣的關系?在法律適用上改如何取舍?依舊值得廣大學者繼續探尋。
早在《合同法》(解釋二)出臺之前,情勢變更制度一直都被寫入草案之中,但到最后被廢除,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情勢變更與民商法上的商業風險制度之間存在界限模糊,難以區分的情況。反對合同法吸收情勢變更的觀點認為,在中國的實踐中,情勢變更制度和商業風險難以分化。如若沒有準確適用,將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不僅不利于合同嚴守的合同準則,造成當事人逃避風險的正當借口,也容易導致濫用權力并促進地方保護主義。①然而,筆者認為這二者仍然是存在著一些差異的。兩者從可以預見的程度、當事人有無過失、是否達到異常的程度以及結果等方面存在差異。
我們可以從“武漢XX公司訴重慶XX廠案”舉例來分析情事勢變更與商業風險之間的模糊性。在該案中,有學者認為,應當以原材料價格的漲跌作為判斷情勢變更制度的依據。如果原材料的漲跌幅度并未使得當事人遭受明顯不公的嚴重損失以及僅有輕微的利益受損,那么這屬于當事人應當預見到的正上商業風險。如果輕易的將一個合同適用情勢變更制度,對于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的維護是極不為利的。②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判例一般并不輕易承認情事變更。③在日本的實務當中,他們并不會以價格變動來認定情勢變更。日本最高法院認為,在市場經濟中,這些應該是人們當時應該預見的風險。因此,應該指出的是,僅僅根據價格的波動來判斷它是商業風險還是情況變化是不可行的。在某些情況下,價格上漲可能仍然是商業風險,在某些情況下,價格似乎并沒有太大的波動,但是對締約方可能構成致命打擊,則可視為情況的變化。④因此,我們不能夠僅僅以價格的變動來衡量情勢變更制度與商業風險,它只能作為判斷的依據,如何明確界定情境變化與業務風險之間的差異。給實務屆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依舊是我們刻不容緩研究的命題。
綜上所述,情勢變更制度在我國尚存在許多難題,其中不僅存在理論上欠缺,實務中更是迷霧重重。因此,筆者將繼續關注民法典草案編纂的動向,在結合案例的基礎上,參考國外以及我國臺灣等地關于情勢變更制度的研究狀況,探索情勢變更制度在我國發展的機制。
[ 注 釋 ]
①中國民商網[EB/OL]:韓世遠.情勢變更原則研究以大陸法系為主的比較考察及對我國理論構成中的嘗試(中).http: // old. civillaw. com. cn/ article/ default. asp ? id=7888,2019-3-2.
②王利明.民商法研究(4)[M].法律出版社,1999:508.
③王晨.日本契約法的現狀與課題[J].外國法譯評,1995(2).
④中國民商網[EB/OL]:韓世遠.情勢變更原則研究以大陸法系為主的比較考察及對我國理論構成中的嘗試(中).http: // old. civillaw. com. cn/ article/ default. asp ? id=7888,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