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宇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在各國構建的法律體制中,刑法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刑法立法目的是保護公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和保障國家安全,被認為是國家進行社會管理所能采用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最能體現法律以國家強制力為保證措施的特點。刑法法律中大部分內容都在詳細界定危害國家或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及財產權利等多類罪名的入罪條件,是司法機關懲戒犯罪行為的重要依據。但與分則中各入罪條款頻繁適用情況不同的是,總則中規定的正當防衛等出罪條款在實務中適用較少,實務界對于出罪條款的認定過于嚴謹和保守。司法人員在司法過程中固然應保持中立與冷靜,但不應以完全理性人的標準來要求案件當事人在防衛時保持高標準的理智和克制。這樣的司法傾向與建立法治社會的發展方向相左,也不符合人民對于法律公平正義的期待。
前段時間河北淶源反殺案引起了全社會巨大關注。案件的基本經過為女生王曉(化名)在外地打工過程中認識王磊(化名),后者多次騷擾她,迫使其放棄打工逃回老家。后王磊仍多次攜帶刀具甩棍上門滋擾并發送恐嚇短信,王曉及家人為此在家中布置了監控攝像頭、護院狗等防衛工具,并就此事多次向警方報警,警方也曾數次出警對王磊進行勸誡。
2018年7月11日深夜,王磊持水果刀及甩棍等工具翻墻進入王曉家中,引起護院狗吠咬,后王曉父母趕出家門與王磊打斗,王曉也跑到院中,卻被王磊追趕。王曉父母為保護王曉與王磊拽打,王曉則沖回屋中取出菜刀砍向王磊,王曉父母繼續手持木棍菜刀與王磊對打,王磊倒地后兩次欲起身,但王曉父母擔心其起身后繼續實施侵害,就連續擊打王磊,直至其不再動彈。
案件發生后,王曉一家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警方逮捕,王曉被取保候審。后在案件審查過程中,淶源公安局認定王曉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終止偵查,解除取保候審。但王曉父母仍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移送審查起訴。2019年3月,保定市人民檢察院就本案發布通告稱王曉父母的行為屬正當防衛,決定不予起訴。
淶源反殺案的熱議使刑法中的正當防衛條款也重新成為全社會焦點話題。我國刑法第20條第一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該款一般性地規定了公民有權對正在進行的犯罪活動,采取防衛行為來制止侵害的繼續發生。這是公民實施防衛行為正當性的法律依據,并明確規定了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也被稱為防衛過當。防衛過當條款是對正當防衛程度的一個限制,前款雖然確定了行為人有防衛權,但要有一定限度。法律鼓勵人們采取防衛行動,但也給予一定限制,避免合法外殼內包含著損害公平正義的惡的行為的出現。
第三款寫道:“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這又稱作無限防衛,是防衛過當的例外。當正在實施的犯罪行為是行兇、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時,防衛人很難確定防衛程度的界限,要求其進行限度內防衛是對其注意義務的過分苛責。刑法規定無限防衛權,就是使私人能夠及時介入正在進行的犯罪過程,最大程度地避免犯罪繼續實施。在本案中,王曉及父母所進行的就是無限防衛,據案件背景來看,王磊已多次來到其家中實施騷擾、威脅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而案發當天,王磊深夜非法進入他人住宅,并持器械對王曉及父母實施了傷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王曉及父母在經過長時間的騷擾后,突遇非法入侵的暴力犯罪,采取了防衛過程,符合無限防衛構成要件。
本案處理結果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也是對公眾的一次影響力巨大的法治公開課。法律既存在于法條與司法解釋中,更體現在一次次體現公平正義的司法實踐過程中,司法實踐應有社會責任擔當。淶源反殺案、趙宇案及之前的昆山反殺案,這些案件當事人被做出出罪認定的結果,向社會公眾傳播了這樣的信號:當我們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時,特別是公權力不能及時救濟的嚴重暴力犯罪時,我們可以勇于反抗、可以見義勇為,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也保護人們采取私力救濟的方式去維護權利。
隨著我國法制化進程逐步成熟,刑事司法中無罪推定、罪刑法定等原則越來越普及。在依法治國理念的指導下,我國刑事司法過程中會有更多的出罪認定,更多像王曉父母、趙宇這樣的當事人得到公正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