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 慧
太原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尼采的“上帝已死”這一呼聲橫空出世就將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徹底摧毀,提出了一種新的價值體系的評估標準,主張以人自身作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以人自身的生命為道德主線,著眼于現實世界的“超人”,而非彼岸世界的“上帝”或“救世主”。
“尼采在1844年出生于一個新教牧師家庭,1900年8月25日去世。直到1880到1883年間,尼采才發現了自己。”對于尼采來說,能夠找到對人類本體的態度進而發現他自己思想的決定性來源意味著一位偉大思想家的壯舉。其實尼采的哲學是憑借自己獨特的思維和靈感而做出的獨到的見解,不同于前人哲學的邏輯思維方式,所以他的作品不是那種晦澀難懂的文字,而是文筆優美、寓意深刻的。因此總會有人說尼采像極了詩人或者散文集,而不僅僅是哲學家。尼采的哲學思想也是在其去世之后才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他的權力意志思想和超人哲學對德國社會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尼采把權力意志作為世界的本體并闡述其超越性特征。尼采說:“在求生存的意志信條上去覓真理,必然迷途:因為求生存的意志并不存在。不能存在的便不能意欲:但已存在的又何能在求生存?只是有著生命的地方有著意志:但不是求生的意志,我教你——只是求權力的意志!”他追求的是生命的力量和生命意志,而不僅僅是生命本身和各種欲望,這是超越于單純的求生本能之上的,這表明尼采將人的意志作為本體,并且從審美角度肯定生命意志。他認為生命的本質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利己主義的本能反應,也是生命意志的根本。生命意志是大家追求力量、能量的“強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人類行為的最終動因。在尼采看來,一切存在都只是強力意志的追求和運動,人本身也存在著強力意志,而這種強力意志在于“釋放”人類生命的力量和能量,在于追求對自我生命和其他事物的支配權力。尼采的強力意志理論,實質上是對人類一切道德傳統的全盤否定。
尼采認為,生命意志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人生價值,而不同的人生價值必然會有不同的道德觀念,要么是積極樂觀的,體現了人類真正的生命意義;要么就是墮落悲觀的。他的兩種對立道德觀的提出其實是對各種傳統的道德理論的否定態度,也是樹立一種全新的英雄道德觀念。
在尼采看來人的本質可塑造的,人類能夠自由發揮創造自己的本質,塑造出更健康有力的人性。因此,他提出一種新的評估價值方式。首先,尼采認為否定和破壞才是肯定生命的先決條件,而舊的道德觀念在于壓制生命的本能。“他最先不能不做一個破壞者,將一切評價破壞得粉碎。因此最大的惡屬于最大的善:這便是創造。其次,尼采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自愛,自私才會自樂;自愛而后知愛人。最后,尼采認為凡偉大的創造者都是敢于突破當下,敢于當仁不讓之人。所謂善就是勇于破壞和創新的杰出個人,打破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束縛,推動人類的進步,只有勇于創造、敢于創新、不固步自封,才會前進、才會促進人類的發展,給人類帶去真正的希望。
而這種道德觀也使尼采的自由觀具有了現實意義。第一,就人自身而言,不具有超驗性,不受任何束縛,可以隨時隨地對自己的本質進行自我塑造。第二,就人的目的來說,可以自己來明確目的。第三,人沒有超驗的罪惡及贖罪的責任,宇宙變化之規律也在善惡之外,他的行為全由自己決定、自己衡量。如此非超驗的自由的地平線也就在眼前了。
尼采認為人的最高自由便是“超人”,這種觀念給我們設立了新的理想和目標,也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尼采建立的這種新的價值觀念,為人的創造力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自由平臺。
尼采的人生哲學的核心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問題。它積極地人生指導,肯定人生的價值;關注人的主體性,強調人的創造精神;鼓勵人對自身的自我超越與自我完善。在當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理論指導思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吸收并借鑒一下尼采哲學的合理成分,有利于堅定我們的共產主義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