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芳
文化需要延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數字化時代之下,文化的傳承是必然的選擇,而思維的傳承又是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方面。
民間美術,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一種藝術形式。不同于官方美術、上層藝術,它主要是為人們日常生活服務的,它的種類繁多,包括刺繡、年畫、剪紙、雕塑等等。可以說民間美術是人類各類文化藝術的母體和本源,早在新石器時代,民間美術就已經產生了,人們在日用陶器上繪制圖形圖騰紋樣等,這就是最初的民間美術,而那時官方美術、上層藝術等還沒有出現。縱觀藝術史,我們發現,無論藝術發展到何種程度,仍然不斷地有藝術家去探索這些最初的藝術形態,在其中找尋藝術的本質,去收獲創造的靈感,例如繪畫大師畢加索。其實民間美術不僅啟迪了繪畫藝術,對于設計而言,民間美術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江西自古是江南重鎮,與臨近地域存在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這一切孕育了民間美術。江西的民間美術資源是極其豐厚的,如婺源三雕、撫州地區的建筑紋飾、新干的青銅器、萍鄉等地的儺面具、南昌的紅石雕、贛南的紅童帽,還有瑞昌剪紙等等。這些瑰麗的民間美術遍布江西的各村鎮之中,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技藝正面臨遺失的境地,現存的也因為缺乏重視和合理的保護正在遭受破壞,寶貴的藝術財富仍需整理和維護。
紋樣是民間美術的重要元素,仔細觀察會發現,它的創作原理與現代設計的構成理論有著諸多的相似性。
現代設計的構成元素是點線面,何為點線面呢?點是指一種只有位置看不見實體的零維對象。線是一種具有位置和長度的一維對象,面則是具有長度和寬度的二維對象。點的連接成線、線的連接成面,在設計中的一切元素都可以概括為點線面進行理解。在現代設計中,點線面常常以一種幾何化的抽象形態出現。有趣的是民間美術中也存在這種抽象的造物觀念,無論是器物還是紋樣圖像,其造型往往都是概括的、抽象的。紋樣還存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組成格式,這與構成中重復的構成手法也是極其相似。
民間紋樣與現代構成在創造美的原則上同樣具有相似性。設計有四大形式美法則:節奏韻律、對稱均衡、對比調和、變化統一,民間美術同樣遵照這些美學原理進行創造。
1.節奏韻律
節奏指有規律的重復,韻律是由有規律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比、等比處理排列,使之產生音樂、詩歌的旋律感。在江西的民間傳統建筑上常見各種古典紋樣,以二方連續或者四方連續的格式構成,反映的就是重復的節奏美感,既增添了紋樣的豐富性,在紋樣的造型上又特別注重曲線的韻律變化。
2.對稱均衡
對稱指等量等形的平衡,均衡指等量不等形的平衡。瑞昌剪紙粗細有致、剛柔并濟,融進了南方的纖細精巧和北方的稚拙粗獷,漸漸形成了獨有的地域藝術特色,是江西省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中各色形象造型在民間藝人的剪刀下呈現,構圖的形式或對稱,或均衡,民間藝人總是能巧妙地處理各類題材,在方寸之間演繹出精彩豐富的畫面。
3.對比調和
對比是兩個并列在一起的極不相同的東西的相互比較。調和是對造型色彩各種對比因素所作的協調處理,從而給人和諧統一的美感。贛南客家童帽色彩有很強的裝飾感,常以黑色、紅色、綠色為主導色,黑色做底,然后在其上施以刺繡、銀飾或花邊,再搭配紅色組合綠色刺繡。紅綠對比在黑色稱底烘托下得到了調和,使得童帽色彩喜氣而不俗氣,極具個性。
4.變化統一
變化是尋找各部分之間的差異、區別,統一是尋求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共同點。變化可以增強設計的豐富性,統一則確保了整體設計風格的統一性。江西的儺文化十分豐富,尤其萍鄉極具規模,湘東儺面具造型色彩特色鮮明。如一尊以藍色和橙色為主色調的儺面具,色彩對比極其強烈,但是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卻絲毫沒有“火氣”,異常地生動唯美,什么原因呢?其實是民間藝人科學地掌控了色彩的面積關系以及進行了色彩飽和度的調節,才做到了既有生動的色彩變化又實現整體調性的統一。
因而,形式美法則一直潛藏在江西民間美術中,民間藝人一直在按照美的原理進行創造。
空間是平面設計的四大要素之一。何為空間呢?辭海中的定義為:一種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的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傳統意義上的平面空間常常被理解為二維空間,但是僅僅如此么?在平面設計中,其實還存在著三維空間、四維空間……不僅需要考慮二維空間的形式,還需要考慮三度空間的縱深關系,甚至四維空間的運動感,所以說平面其實并不平。在現代海報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時尚設計就是利用二維平面打造三維、四維的空間去取得良好的設計效果。民間美術中疏密有致的紋樣設計不也是同樣透露著這樣的空間意識么?
方與圓是設計的基本造型元素,方圓是相互對立的元素,在裝飾藝術造型中它又可以完美融合。現代設計中很多的設計造型其實都是方圓結合的產物,或者說對方圓關系的恰當處理。方具有肯定、堅毅的特性,而圓則是靈動多變,設計師根據設計需要合理安排方圓的比例,創造出個性的造型。江西民間美術之中很多器物的造型,如花瓶、提壺、雕塑等等,都是巧妙運用方圓的搭配成就的經典設計。
民間美術的裝飾性極強,無論是在器物上還是建筑上,都存在著精美的紋樣裝飾,這些裝飾圖像形態概括、唯美,充滿著想象力。例如,動物是民間藝人常繪制的主題,但是這些動物形象不是照搬照抄的描摹,而是抓住動物的體型特點和神態進行概括性表現,同時各種動物形象上還繪制了各色裝飾圖案,使得整體效果更加豐富和唯美。獅子、鹿是民間藝術中常見的題材,它們的形態概括,但是卻絲毫不乏生動性、形象性,相比于寫實性呈現,這種表現反而更顯現出創造力。江西流坑古建筑的裝飾雕塑,獅子身上不是毛發,是以云紋裝飾,鹿的身上也裝飾了精美的花朵,紋樣和形體融合得十分和諧,民間藝人的創作實在是充滿想象力的。
現代設計中呈現的形象往往是概括的,這與民間藝人的創作方式如出一轍。設計對圖像造型的要求同樣追求創造、概括,極少看到寫實描摹形象,更多是富有理解力和創造性的表現,提升了個性和記憶點。因此,為何不在民間藝術中吸取設計表現的養分呢?
在民間美術中常常看到很多巧妙的設計,它們很好地兼顧著功能性和審美性兩重屬性,在建筑構件的設計上大量存在。
雀替,指安置于梁或闌額與柱交接處承托梁坊的木構件,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還可以減少梁、坊的跨距或是增加梁頭的抗剪能力。在江西傳統民居中發現了大量的斜撐,造型精巧唯美,繪制或雕刻有鰲魚、鹿、獅子、福祿壽、八仙、和合二仙、財神劉海等,甚至一些主題故事雕刻也被融合在一方雀替之中。讓人不得不佩服民間藝術家精巧的設計,將功能性和審美性進行了完美結合。
還有一種建筑構建叫氣窗,在江西傳統民居中非常之多,它指建筑之上用于通風換氣的小窗,多見于墻面略高于窗戶處,也有設置在墻角的,小小的氣窗點綴在古老的墻面之上,卻時刻擔當起溝通屋內外空氣流通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氣窗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孔洞,民間藝人們變換著心思將其裝飾為一個個精美的雕花小格,在江西婺源的古民居上,有囧形紋、萬字紋、壽字紋樣、福字紋樣以及各類花朵紋樣等等,將原本樸素的民居點綴得繁花似錦,無聲無息地營造著美的環境。
象征性是民間美術中圖形創意的一大特色,幾乎每種圖形的表達都有特定的象征意義。例如,在江西古民居的建筑裝飾中存在很多蝙蝠及花瓶的圖形,其中蝙蝠象征福氣,花瓶代表平安。諸如此類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形創造還有很多,以此傳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翼。
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是現代設計一直在探討的話題,在設計中形式的美感并不是唯一的追求,內容的傳達及其與形式的匹配同樣十分重要。例如,在標志設計中,圖形形式是一方面,這個圖形符號還要能傳達出企業的性質及精神內涵。同樣,其他設計也是如此,對設計的要求除了形式(審美)、功能(實用)等方面之外,還需承載著人們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好的設計會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想象,這是十分關鍵的。這與民間美術中對吉祥寓意的偏愛不是一致的么?
總之,民間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廣泛的群眾基礎,地域特征顯著,其中蘊含著本民族的文化理念、思維方式等,是最接近國人審美心理需求的藝術形式。設計,為生活、為大眾服務,與民間美術有著諸多一致性,依托本民族文化和群眾基礎去做設計,是對民族思維智慧的繼承,有助于本土設計特色的形成,對設計而言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