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發展新時代,無論時代如何向前發展進步,各種理論如何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其精髓,其文化內涵是仍舊深深根植于傳統優秀文化之中,仍然能從傳統優秀文化中找到其根基,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上作的報告是新時期的工作指導,是與當前國家的發展情況相適應的與時俱進的全新理論,但我們仍舊能在其報告中找到儒家思想的影子。
儒家的德治思想的基礎就是以民為本,什么是民本,所謂民本,顧名思義也就是將人民的利益作為國家之本,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損害人民的利益,更不能背離民心,民心所向是一個統治者是否能夠長期執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得不到民眾的擁護與支持,國家的政權就會受到威脅,就不能穩定長久的發展下去,孟子曾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民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人民在社會發展進步當中所處的地位不言而喻,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只有與人民的意愿相一致,把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偉大愿望放在心上,為人民謀福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穩定,才能促進國家發展,要想獲得人民的真心擁護就要將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頭,將人民所盼轉換為國家所盼,轉變成黨的重要使命,真正為人民謀幸福。在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的講話中為解決新時期所存在的問題所闡發的種種舉措都充分體現了儒家傳統文化中把民眾放在首位的德治思想。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將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始終依靠人民的力量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美好新世界,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的為人民謀福利,依靠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民眾的利益就是我們黨為之奮斗的重要目標。將民生問題擺在發展的重大戰略地位,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戰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為推進共同富裕的實現而不斷努力,不斷拼搏,不斷奮斗。創新社會治理新方法,為實現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而砥礪奮進。保障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全面的惠及廣大勞動人民。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還提出要將民眾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對美好生活的愿望作為黨的各項工作的目標,毫不動搖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法治國家。加強和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及其對于在保證民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協商民主的優越性,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黨領帶一切工作的重要方式,不斷探索思考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的方法措施,形成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體制。無論是民生方面的舉措還是加強民主方面的改革都是習總書記以以民為本的德志思想為基點,結合現今的社會發展形勢而提出的為實現共產黨使命即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而提出的重要舉措。賦予了民本思想新的內涵,新的發展形式。
通讀十九大報告,我們不難發現在十九大報告中,有許多地方都體現了儒家傳統的和的思想。儒家的人和思想由來已久,儒家學者們將和字視作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的一個重要準則。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社會的和諧發展,需要人們能夠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種處理方式,在孟子的理論中上升到了處理社會關系的高度,在十九大的報告當中,習總書記講這種"和"的思想應用到處理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之中,現如今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的兩大重要主題。歷史發展不斷向前進步,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逆流而上,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大方向,堅持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內外事務,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發動各方力量,推動其發展進程。在現今的發展情勢下,我們既要看到發展的機遇也要看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挑戰。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日益突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立面對各種挑戰,我們應該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認清強權政治帶來的危害,并且堅決反對,要同舟共濟,共同推進經濟全球化發展,共同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這種和的思想還體現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當中去,當前我國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突出,亟待解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長期穩定發展的長久大計,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環境,要像關愛生命一樣關愛環境。構建美麗中國,不是一句空話,是要切實落實到行動當中去的偉大目標,是一定要實現的偉大目標!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這是我們要不斷努力實現的重大目標,是我們拼盡全力都要實現的重大任務。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善生態監測體制,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生態建設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斷拼搏!
"廉德"思想在十九大報告中也有非常重要的體現。孔子在論述擁有什么樣的品質才可以從政的問題時指出要:"尊五美,屏四惡"那么孔子這里的五美指的是什么呢?即為人民謀福利,不為自己謀私利,號召百姓卻不落埋怨,與百姓之間建立起信任感,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有高尚的品質,不隨波逐流,不貪污受賄。穩重有風度,不驕傲,不兇殘,以理服人。這是孔子所闡述的關于從政人士的基本品質。正所謂:"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廉德思想雖歷久但彌新。放在當前的社會狀態下,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的最后一章全面論述了關于從嚴治黨,以及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如何增強黨的領導水平等問題。其篇幅占全文的十分之一左右,從其所放位置,它的內容,我們可以清楚的感知到黨的建設問題在我們今后的工作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也能充分體會到我國對于廉政建設的決心。從嚴治黨的決心不變,從嚴治黨的措施不斷完善,從嚴治黨的內容不斷豐富,從嚴治黨,我們一直在路上。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重要思想武器,始終堅持不動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養高素質文化隊伍,增強反腐倡廉的力度,完善各項反腐機制,將腐敗扼殺在搖籃當中。將群眾的利益置于重要位置,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建設具有先進性、純潔性的政黨組織。黨的建設問題所面對的艱難難以預料,所面對的問題層出不窮,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長期堅持。十九大報告中對于黨風建設的精辟闡述充分體現了傳統儒家的"廉政"思想,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結合的優秀成果。
十九大報告篇幅巨長,內容豐富,期間所蘊含的豐富傳統文化思想不止于此,需要我們更加努力的去探求,去摸索。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不可輕易廢棄。也相信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即使前方困難重重,路途遙遠,我們也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早日實現我們期盼已久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