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朋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0例作為研究樣本,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每組患者各15例。實驗組患者采取PCI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把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存活率較高,組間對比結果顯示(P﹤0.05),數據具備統計學差異。結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診PCI治療效果比較顯著,可明顯降低病死率,具備推廣價值。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診PCI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100-0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內科臨床上較為多見的危重癥之一,發病率逐年呈上升態勢,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規溶栓治療的存活率較低,亦是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是近些年臨床上使用比較廣泛的有效的治療手段,其效果比較顯著[1]。為了研究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治療的有效性,我院特選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進行分組實驗,具體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0例作為樣本,按照隨機分配法把3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每組患者各15例,對照組患者15例,女患者8例,男患者7例,年齡在32~8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70.03±8.67)歲。實驗組患者15例,女患者6例,男患者9例,年齡在31~8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70.01±8.64)歲。這些患者均符合臨床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診斷要求;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均完整;這些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且簽署知情確認書;排除對治療依從性不高的患者;這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審核并批準。兩組患者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方式治療,對患者采用面罩吸氧,并靜滴高濃度多巴胺或聯合使用腎上腺素,若有需要,可予以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支持,待其血壓穩定后,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藥物等進行治療。實驗組則在此之上使用PCI治療,使用冠狀動脈造影,對患者病變予以明確,只處理梗死相關動脈。術中,在血管活動藥物與IAB支持下,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術前,對患者使用肝素(100μg/kg),支架置入成功后,定義為管腔殘余狹窄在30%之下。術后,使用5000U低分子肝素鈣,對其進行皮下注射,時間為3到5天。并引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1.3?指標觀察?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存活率。
1.4?統計學方法?此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5.0進行本次兩組患者相關治療數據分析,病死率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 P<0.05,說明數據具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存活率?實驗組存活率為53.33%(8/15),明顯要高于對照組13.33%(2/15)的存活率,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情比較重,且致死率較高。近些年,隨著溶栓治療的逐步運用,該病的治療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但其效果卻不如人意[2-3]。隨著PCI技術的逐步推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逐步呈現下降趨向,該病主要是心肌細胞大量壞死,致使循環衰竭,進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是否能盡快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所在。而PCI治療可最大限度地開通梗死相關動脈,降低病死率,減少致命性出血的危險。而隨著梗死相關動脈供血區域心肌細胞功能的恢復,可阻抑休克的進展,降低死亡率。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較重,大部分血管出現病變,心肌梗死面積較大,患者的心功能差,故而為挽救患者的生命,防止二次閉塞,保護存活心肌,應及早進行介入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4-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存活率較高,而對照組與之相比較低,由此可以看出,PCI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療的可靠性。總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療上,使用PCI進行治療,可明顯提升臨床療效,降低病死率,完全值得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蒙革,吳偉,石銀華,楊明華,王曉潔.預防性置入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PCI治療后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20,26(01):19-23.
[2] 張慧霞,張超紅.主動脈球囊反搏聯合急診PCI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術后血清cTnⅠ、NSE、PCT水平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05):748-751.
[3] 吳佳緯,胡昊,李丹,等.高血壓病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輔助下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預后的影響[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8,26(12):675-679.
[4] 王霽翔,高靜,任珉,孫博,劉寅.早期保護性肺通氣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聯合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療效[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07):724-729.
[5] 陳亭杰,楊鋒,王偉燦.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病人應用IABP對PCI后炎性因子可溶性CD40配體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8):2162-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