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銳
(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現階段,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很多問題,小學生學習音樂不積極,上課氣氛不高,影響小學生學習音樂的效率,也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培養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小學教育中,除了語數外等重要科目外,音樂是不在期末考核范圍內的,所以小學音樂老師覺得小學音樂教育重要性不高,也就沒有重視音樂教育。其次小學音樂教育還是以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上課以教學生書本上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唱歌為主,課堂氣氛枯燥范圍,學生自然沒有興趣學習。再者小學老師只教學生唱歌,沒有帶領學生體會音樂的魅力,也沒有教學生如何欣賞音樂,使得小學生對音樂理解不多,以為音樂就是學唱歌,從而對音樂失去學習樂趣。
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方式比較落后,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以老師為主體,老師教學生唱什么歌,學生就學什么歌,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小學生只是被動的進行學習,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很多老師上課方式單調,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部分老師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沒有注意學生的心理看法和個性發展,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不敢興趣。
因為很多小學覺得小學生音樂教育不重要,所以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大多數音樂教師都是其他學科老師兼職的,沒有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技能,且音樂素質能力不高,不能教給學生專業的音樂知識,也不能更好的實現音樂教學目的,所以小學如果想要提高小學音教育,就需要建立一個專業的,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提高小學音樂老師的整體素質。
要想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首先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小學領導需要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提高小學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學校應該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小學音樂教學環境,為小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小學音樂老師應該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育一樣重要,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教會小學生唱歌,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豐富小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小學生對音樂感興趣,發現音樂中的魅力,從而更好的學習音樂。小學音樂老師應該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在音樂課堂上和學生多多互動,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想法,為小學生塑造一個輕松活潑的音樂課堂氣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要想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效率,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改變以往的音樂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首先小學音樂老師需要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只是教會小學生唱歌,應該包含有音樂基礎知識,音樂技能,音樂鑒賞等部分。另外老師還應該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在課堂中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進行一些小游戲,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其次小學音樂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豐富知識,體會快樂。在音樂課堂中,老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考慮到學生的喜好,讓學生來自己選擇學習什么歌,如何學習,這樣音樂課堂才能符合小學生學習的需求,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老師還應該多多與小學生進行溝通,聽取小學生的意見,當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讓小學生自己挑選樂器演奏,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
然后小學老師還應該開展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中進行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老師給小學生設置故事情境,讓小學生自己分組,挑選角色,然后挑選音樂,排練音樂話劇,這樣既激發了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參與性,也促進小學生想象力的發揮,讓小學生在自編自演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各小學也可與開展其他音樂活動,例如唱歌比賽,詩朗誦比賽,合唱比賽等,不斷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小學生可以充分進行各種各樣的音樂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音樂能力。
小學音樂老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拓寬音樂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從而更好的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小學音樂老師還應該學會運用各種音樂教學設備,例如多媒體設備,網絡設備等,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音樂學習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中,音樂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各小學應該改變以往的音樂教學觀念,加大對小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小學音樂老師的音樂素質,豐富小學音樂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