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瑋娜
(蚌埠學院,安徽 蚌埠 361000)
教師在對青少年進行聲樂教學中,通常會遇到學生變聲期,這時如何在既保護學生嗓音,又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就成了一個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教師要根據聲樂訓練的基本要求,對學生進行發生、共鳴、呼吸等一系列的教學訓練,是對正處于變聲期學生的一種保護和訓練。
變聲期主要指的是14-16歲的青少年,具體情況根據性別有所不同。男生的變聲期一般在14-16歲開始,一般在18歲結束;女生的變聲期一般在13-15歲開始,在16歲結束,除了有性別的差異以外,還有個體的差異,有些早熟的人甚至在9歲就開始變聲了。變聲的原因,是由于喉頭、聲帶增長會伴隨發音疲勞、局部充血水腫、聲音嘶啞、音域狹窄、分泌物增多等現象,導致青少年在平時開口說話時的聲音與少兒時期不同。
在變聲期剛開始的那段時間,青少年說話時聲音會出現容易疲勞、持續性差、并且還會有聲音的不穩定等現象,此外,男女生的聲音變化還有差別。男生的聲音會有些沙啞,女生的聲音則會有些澀滯,但這些特征不會持續多久,過一段時間后就會消失,此時的聲音會逐漸豐滿。到了變聲期中期,男生會出現第二特征,喉結會變大,聲帶也會增加,聲音隨之變得渾厚。但是這時期也會有聲帶充血的現象出現,不注意保護的話會有失聲現象出現。女生到了變聲期中期,雖然表面沒什么變化,但是在體內,聲帶和咽腔黏膜等地方會出現分泌物,阻礙發聲。男生變聲期快結束時,聲帶充血現象會慢慢消退,喉嚨處慢慢發育完全,喉結明顯突出,聲音也慢慢像個成年人。而女生在變聲晚期的聲音會比男生高8度左右,聲音顯得尖和細,特征明顯。
女生的話,由于變聲階段的聲音變化并不明顯,音域和音色的前后變化都很小,所以女生在變聲期之前或者期間就可以慢慢接受聲樂訓練。但男生不行,男生因為變聲期階段的聲音變化明顯,特別是早期和中期,沙啞的聲音容易走調,聲帶還會充血,正常訓練很難進行。所以只能等到變聲期快要結束時,聲音穩定后,才能逐漸開始聲樂訓練。
男女生在變聲期的聲音差別十分明顯,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區別性對待。讓女生發音主要胸腔和頭部,而男生的話,則教他們依靠胸腔發音。
變聲期是對一個人的聲音來說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對于聲音練習來說同樣十分重要,因此教師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訓練法來幫助青少年進行聲樂練習。具體而言的話,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來訓練學生嗓音。
教師在挑選聲樂的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好音域這一因素。音域在8度以內的歌曲比較適合練習,聲調變化合理,太高不好,同時針對學生變聲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正確指導學生發聲,但也要控制好音量大小。
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讓他們學會科學的發聲練習,并強化學生在氣息方面的練習,讓學生運用平穩的氣息進行聲樂演唱。此外不要忘記提醒學生在練習時音量不要太高,循序漸進就好,尤其是處于變聲期的學生。
變聲期階段,保護嗓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別是男生,在嗓子疲勞時會導致聲帶充血,損害嗓子的健康。所以教師要注意在設置教學內容時,避免學生嗓子疲勞。
保護學生嗓子,除了在課程和一些聲樂練習上下功夫以外,教師還應該教學生們在衛生和飲食方面保護嗓音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們在平時生活里避開會危害嗓子的潛在威脅。
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要改掉自己以往錯誤的發聲方式,加強自己的發聲技巧,掌握氣息和呼吸與共鳴腔之間的調節技巧。同時,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不要激動、大聲喊叫,這會造成聲帶疲勞。
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的時候要把握好練習的時間和強度,避免造成聲帶疲勞,學生練習的時候不能聲調太高,也不要長時間練習,避免損傷聲帶。訓練結束后也要注意聲帶休息,減少說話次數。
抒發情感的有效方式是聲樂,保持良好心態有利于演唱時表達出歌曲里的真情實感。除了良好的心態,標準的姿勢也是十分重要的。標準的姿勢是身體站直,兩腿略微分開,距離保持與肩一樣寬,身體重心放在雙腿,收腹保持身體放松。演唱時用深呼吸調整氣息,為發生做好準備。
學生在日常生活里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抽煙喝酒,規律飲食,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還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這些都會損害喉嚨健康。
學生的變聲期,聲帶是非常脆弱的。在這個特殊時期,學生進行科學的聲樂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保證聲帶的正常發育。利用科學合理的發聲方式來進行平時的聲樂訓練,是促進學生嗓子平安正常發育,提高學生聲樂水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