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萌萌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在鋼琴的彈奏過程中可以調動孩子的各個感官系統,例如視覺:要進行識譜、視譜,并觀察自己的手臂和手的狀態。聽覺:接收鋼琴的音響信息,分辨音樂諸要素在演奏中的表達是否準確。口:嘴巴要與眼睛同步進行讀譜,進行眼與口的協調使。手:也就是彈鋼琴中的觸覺及肢體運動,隨時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不斷地變換修正運動狀態。有的樂曲甚至還需要腳的配合,這就需要孩子的高度集中,在有趣鋼琴曲的帶領下,加上鋼琴教師游戲方式的教學,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的興趣,使孩子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
從3周歲到6—7歲入學前為學齡前期。體格上漲發育適度減慢,處于平步增長時期,但是智力發育十分迅速同齡兒童和社會事物有了更廣泛的接觸,知識面能夠得以過大,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夠得到鍛煉。這一時期的兒童不擅長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同時好奇心強烈,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所吸引。①從進入小學(6—7歲)開始到青春期前為學齡期。這個時期的兒童體格生長速度相對較慢,智能發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統的科學文化教育。3歲以前的兒童只有最初級的形象思維,3歲以后開始有初步的抽象思維,6—11歲以后兒童開始學會綜合分析、分類比較等抽象思維方法,具有進一步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李妍冰編著的《彈兒歌學鋼琴》中的第十六首《瑪麗有只小羊羔》②為例,設計教學。該曲為C大調,是一首美國兒歌。最早于1830年5月24日由美國女作家薩拉·約瑟法·黑爾(Sarah Josepha Hale)署名發表在詩集《給我們孩子的詩》(Poems for Our Children)中。
在教授一首新的樂曲之前,教師可以先彈奏樂曲,讓學生最新的樂曲有一個初步印象,為他們的聽覺提供一個參照。在這個時間內,兒童可以安心傾聽,保持學生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興趣。之后把樂譜拿到學生的面前,不著急讓學生彈奏,可以通過奧爾夫的相關教學方法,先以邊唱譜邊拍手的形式進行,在這個環節中可以首先通過接龍游戲的形式,老師一句,孩子一句。在學生可以獨自熟練演唱樂譜時,老師可以進行變換節奏,為孩子進行伴奏。通過這樣游戲的形式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同時調動手和口,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接下來可以教授孩子演唱歌詞,邊演唱歌詞的同時邊與孩子做動作玩耍,讓孩子感覺自己就是瑪麗,有一只小羊羔,正在與它玩耍。在孩子可以獨自演唱熟練后,教師彈奏鋼琴,和學生一起演唱,在鋼琴的伴奏下,可以激發孩子的表現欲,使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可以激發孩子想要學習這首鋼琴曲的愿望。
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學習整首鋼琴曲,先讓孩子彈奏右手旋律部分,讓孩子邊彈琴邊演唱,老師則在一旁拍打節奏,在第一遍練習彈奏的時候教師就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完整的拍節拍,在第二遍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二分音符和全音符出現的位置適當可以加一些變奏處理,在mi、Mi、mi,re、re、re,mi、sol、sol的二分音符部分的第二拍教師可以打出前十六后八的節奏,在最后一個音全音符的dou的部分可以在第一拍和第二拍加一個大切分,在第三拍加兩個八分音符,第四拍是一個四分音符。這樣可以使整首曲子的節奏沒有那么的死板,變得生動活躍,讓學生一直保持新鮮、緊張的狀態。接下來讓孩子彈奏左手伴奏的部分,左手伴奏的音較少,節拍較長,在第一次彈奏時嚴格按照樂譜演唱彈奏,第二次彈奏這時候在彈奏左手音的同時,讓孩子演唱右手旋律的部分,既不會枯燥,又可以為雙手彈奏打下基礎。
左手與右手分別練習結束,這時候就可以進行雙手練習,第一次雙手學生可以邊彈奏邊演唱旋律,再一次進行雙手彈奏時,學生可以邊演唱歌曲,邊彈奏,這時候教師可以在低音區配一個伴奏,同時在二分音符和全音符出現的位置做一個變奏的處理,加強節奏感。并與學生一同演唱歌曲。這樣在學生的歡聲笑語中結束本次課堂教學。這一節課程當中,使用了分離訓練③,所謂分離訓練,就是把聽覺、視覺、觸覺及肢體運動的訓練分別以相對獨立的方式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孩子強烈的參與感,使孩子的平注意力完全在鋼琴的學習上,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集中注意力。
以上是以鋼琴曲《瑪麗有只小羊羔》為例,進行的教學過程設計,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大量的使用奧爾夫教學法和鋼琴教學的分離訓練方法。具體的應用是很靈活的,針對不同能力的兒童采取不同的奧爾夫教學法和分離訓練法的程度,對不同特長的兒童應有不同的側重。
隨著鋼琴的普及,學習鋼琴的年齡越來越小,這就需要適合于低齡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正確的處理學生與鋼琴之間的關系,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鋼琴教學對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幫助,在鋼琴教學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及肢體運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加上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特點,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通過這一特點利用奧爾夫教學法豐富自己的鋼琴教學過程,利用鋼琴教學分離訓練法,訓練學生的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覺在游戲中學習,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文通過以鋼琴曲《瑪麗有只小羊羔》為例,設計教學過程,利用奧爾夫教學法、分離訓練等方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注釋:
① 王衛平.兒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
② 李妍冰.彈兒歌學鋼琴[M].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11.
③ 邢維凱.談鋼琴教學中兒童注意力問題[J].中國音樂教育,19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