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
(內江師范學院,四川 內江 641112)
“沱江號子”是沱江的特色文化,更是四川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是勞動者們在勞動中精神文化和生活的需求?!般栕印敝刑N含了勞動者的生活經驗以及勞動者的人生和世界認知,具備了極為豐富的精神內涵,體現了生活和審美的魅力。沱江河面寬度較窄,河床起伏較為明顯,兩岸山嶺丘壑縱橫。陸路交通還欠發達,機動船還未出現,沱江兩岸及其流域的貨物運輸主要由沱江水路運輸,特別是自貢的鹽、內江產的糖等,都是通過沱江進行水路運輸,直達長江口便利江北,向西直達川西。在這一背景下,船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行業衍生出特殊的勞動號子,他們也跟隨沱江航運的發展而得到發展。由于航運行業的興盛,歷朝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對沱江航道和流域進行疏通和開發,同時對水路運輸、運輸條件進行改善,船舶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升級,增加了貨運量,船工們的需求量不斷增長。由于沱江獨特的地形地貌,在船只經過急流和險灘時,如果船工們不能夠良好的配合,就有可能對船工造成致命的危害。因此,當船只經過危險地帶時,船工們為了更好的配合,通常會發出“哦、喲哦、呦哦”等吆喝聲,經過歷時的演變、文化的浸染,這些吆喝聲逐漸變成了具有獨特四川風味、內涵的民歌,最終并形成了獨特的“沱江船工號子”。
“沱江船工號子”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號子結合不同勞動類型,根據勞動特點形成了結構短小、延長靈活的特征。號子的歌詞大部分是勞動用于,通常情況下并沒有固定的唱詞,勞動人員在勞動中根據特有的情境即興編、唱出相應的號子?!般ぬ栕印蓖ǔJ谴冊谏蠟┖头艦r唱出的歌曲,因此也可以稱作“船工調”。當船工們在拉纖等幫忙運輸勞作中,船工們在配合勞作中,在水流和險灘中勞作中唱出的曲調,他們就用每個險灘的名字命名進行即興演唱。他們以眼前的風景、心中的想法與期望為內容,唱出每一曲獨特的“沱江船工號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號子。不同的號子中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風格,不僅有輕松的、緩慢的曲調,還有高昂的山歌曲調。船工勞動中的節奏相對緩慢,曲調表現出高昂激烈,節奏穩重而有力,每一曲調的整體性質相差不大。船工們的勞作繁重,需要付出巨大的體力,因此“沱江船工號子”在演唱中表現出吶喊的特點,而在民間人們又通常稱他們為“喊號子”或者是“吆號子”。船工們在吆喝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進行良好的配合,使動作更加統一,還能夠在吆喝中獲得精神力量,表達他們在勞作中戰神自然的愉快心情。
“沱江船工號子”的演唱有著不同的形式,演唱的內容也非常的多樣,不僅有結構短小、內容簡單的高昂號子,還有緩慢柔情的調子。根據演唱的形式以及行船場面可以將號子分成六大類,包括上水行船號子、下水行船號子、離岸號子、靠岸號子等。多種多樣的演唱方式給“沱江船工號子”增添了許多的魅力。
上水行船號子。這種號子通常是船在水中逆行時遭遇到多種多樣的情形,進而船工進行不同的勞作,在此過程中他們喊出的號子。沱江江面水流速度不同,有緩有急,同時風向不同,有順風和逆風,另外不同的條件下勞作的方式差異較大,因此上水行船號子還能夠分成平水號子和過灘號子。通常情況下,平水號子的節奏相對整齊劃一,演唱的速度也較為均勻和平穩,領號的人自由的喊出,號子的曲調較為悠長,其他合號者根據領號者的演唱速度在每個小節的強拍上吆喝出“嗨”,進而實現節奏和曲調的一致性,形成統一的精神意念。在遇到急流、險灘時,船只行船時逆水而上遭遇到較大的水流,需要船工們使勁拉纖,在灘前首先吆喝出“開頭號子”,這種號子的節奏整齊,速度較為平穩,反復吆喝曲調,起到通知的作用。告知船工們馬上要上灘了,大家要準備好,互相配合一起使勁向前。隨后,領號者的喊號聲音中,船只上灘,船工們一起撲向前方,雙手觸摸大地,使勁向前拉纖,與險灘、與惡水斗爭。
下水行船號子。船只順水而行過程中,船工們主要的操作是“棹”和“櫓”,“棹”是在船只前面發揮船舵的作用,下水號子又可以細分為開頭號子、搖櫓過節號子、下灘號子以及彎船號子。通常情況下,順水行船時水流相對平穩,水面也較為穩定,船工們在搖櫓時吆喝出“下水開頭號子”。平靜水面上搖櫓所需體力相對較小,勞作的強度較低且節奏相對較慢,因此這種號子的樂感較為明顯,號子節奏與搖櫓的節奏相一致。當船只行到碼頭、經過集鎮時,領號者改變之前的號子,吆喝起“過街調”,調子的節奏、特征出現了巨大的改變?!斑^街調”的音調明顯升高,節奏改變明顯,其目的是為了引起河岸上人的注意,提醒人們船隊到了。此時,每條船的船工都會喊“開頭號子”和“過街調”,連續喊三次,這一形式通常稱之為“三起頭”,過了碼頭后,船只遇到險灘時,船工們吆喝“下灘號子”。經過險灘后,勞動力度明顯降低,船工們有所放松,精神也更加舒緩,此時領號者吆喝出“彎船號子”,表示船只即將停靠整頓,船工們的搖櫓速度趨于緩慢,號子的速度也隨之減慢。號子的不同變化能夠改變和改善船工的精神意念以及心情變化。
靠岸、離岸以及其他號子。船只的行船過程中,船工們的勞作方式多種多樣,號子的音調、節奏等也隨著勞作方式的改變而出現變化。在船只離岸、靠岸以及下水和裝卸時,船工們都有獨特的號子。通常情況下,這些條件下的號子都具有較強的旋律特點,曲調相對緩慢、悠揚,節奏相對隨性。例如,在靠近碼頭時船工們喊出《獨角調》,通知兩岸的人們船只準備靠岸;當船只裝貨后次日將要起航,船工們在當晚會一起喝酒、聚餐,為起航做好準備工作,在活動鐵錨時通常會喊出《活錨號子》。這種號子開頭時,節奏較為輕松、緩慢、自由,勞作節奏決定了曲調的節奏,領號者與合號者的旋律一致,兩者相互呼應,曲調的節奏改變較為明顯。
“沱江船工號子”的曲調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特點,他的風格較多。號子的旋律相對整齊,通常以1/4拍、2/4拍、4/4拍為主,號子的旋律悠揚,吆喝中節奏鮮明,節奏跟著船只行船、船工勞作的節奏而改變。旋律的進行中,通過變音的插入,豐富了號子的旋律特點,通常以4句、6句、8句體結構為主。在號子的演唱中,演唱者要能夠結合號子的背景與特色,可合理的豐富音樂的長短,但要保持主旋律的一致性?!般ぬ栕印迸c現在的民歌有著相似性,在曲調的結構方面,號子的前半段保持旋律一致,后半段的旋律節奏在重復演奏中,可重復累計疊加,以重復主線條旋律演唱的方式,凸顯號子的主題和結構,從而豐富音樂內涵?!般ぬ栕印敝校魳饭澴酁椤岸涕L型”,特征顯著,這種號子的音樂結構非常的自由,演唱時既能夠高昂爽朗,還能夠悠揚綿長,能夠明顯的體現出節奏的多樣化,而離岸號子大多表現出高昂、明亮的特點。內江地區江河流域較多,每種號子都有著獨特的風格,進而增添了“沱江船工號子”的演唱形式,強化了其魅力特點。
“沱江船工號子”風格多變,類型多樣,不僅有規模龐大、結構完整的“號子”,還有結構短而精的“號子”。同時,“沱江船工號子”的演唱和表現方式多種多樣,音樂的結構改變明顯,音樂中還蘊含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語言特點。通過對“沱江船工號子”的分析,有助于對沱江流域歷史、音樂、文化、語言等多方面的研究。隨著陸路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出現,水運行業的主導地位逐漸消失,船工的數量也逐漸減少,老船工們不斷逝去,越來越少的人能夠演奏“沱江船工號子”。尤其是,我國目前對“沱江船工號子”相關文字、音樂的記載不足,很多音樂逐漸消失,因此增加了“沱江船工號子”的保護與繼承的難度。早在2007年,“沱江船工號子”被評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社會、經濟、文化均在不斷發展,文明意識也在不斷進步,政府、社會、人們逐漸重視起本土文化的保護和繼承,人們也在社會的進步中意識到民族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通過對“沱江船工號子”中蘊含的音樂特色和藝術魅力進行研究,有助于保護和傳承號子音樂,有助于深入研究沱江音樂與文化。
音樂通過文化形式來表現,能夠表達出生活的方式、意識形態,因此也是軟實力的一種表現方式。“沱江船工號子”是四川地區獨特的音樂文化,能夠體現出當地的文化色彩與藝術色彩,還能夠體現出民族文化特點。沱江號子是自然與歷史的產物,能夠反映出水運的環境下,沱江人民積極向上、與自然奮斗的精神,因此它也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構成。通過對沱江號子的保護與創新,以音樂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承,促進我國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沱江號子中多樣化的形式豐富了其審美魅力,而這些藝術魅力來源于船工們的勞作與生活,是他們在勞作與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和意識形態的升華。沱江船工號子擁有漫長的歷史,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更是重要的精神文化。沱江船工號子通過語言與音樂特點的結合,用于協調船工們的勞作、增強他們的趣味、緩解他們的壓力,號子的內容表現出人與自然的斗爭,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是現代人追尋歷史的重要依據。同時,沱江號子中蘊含的積極向上、樂觀拼搏的精神,激勵后人勇于戰勝困難。
沱江船工號子有超過400年的歷史,號子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意著船工們的勤勞與智慧,傳遞了沱江的歷史、船工們的智慧,記載了船工們戰神自然的光輝歷史。沱江號子還記載了水運的興起與衰退,能夠表現出自然條件、社會風光以及民俗風情,是了解沱江水利文化、歷史變革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另外還有著獨特的文化教育意義,值得被保護和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