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蓉
(太原師范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舞蹈的分類有多種方法,在舞蹈編導教學中,一般都在依據表現形式的不同進行單元式教學,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四個單元。其中三人舞要在舞蹈編導課堂教學中的第三單元進行學習,是在獨舞、雙人舞這兩個單元的基礎上展開的。三人舞,顧名思義就是三個人的舞蹈,三個人共同建構而成的舞蹈表演形式。它有三點先決要求,一是由三個人共同完成,表達相同的風格、主題與內容,二是要創造出相同的意境與情緒,三是要具有一定的情境或情節。
三人舞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白,三人舞既是獨舞、雙人舞學習的延續,也是群舞以及舞劇創作的基礎,在舞蹈編導教學中十分重要,三人舞的學習在空間感知,情感延續,主題立意等方面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通常在三人舞編導教學當中,依據編導要求的舞蹈表現形式,從三人的接觸方式來看,我們將其分為互不接觸的三人舞形式、互為接觸的三人舞形式與單-雙并存的三人舞形式。于此同時,根據此三類接觸形式也相應的產生了流動穿插技法(互不接觸)、接觸磨合技法(互為接觸)、延續變換技法(單-雙并存)的三人舞編舞技法。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這三種舞蹈編導技法由于自身教學經驗與認知的不同,技法的解讀也就不同,下面就從三種技法的認知與訓練上進行逐一解讀。
互不接觸的三人舞是三人舞的一種表現形式,互不接觸的流動穿插技法是在動作延續變換基礎上的再次脫離。完成動作時,因三個人均為獨立的個體,之間互不接觸,三人的流動空間與舞臺調度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有很大的自由度。需要強調的是,流動穿插這一技法是在舞蹈動作前提下的流動穿插,而非自然狀態中的流動穿插。流動穿插是以舞蹈動作是核心,是由三人共同完成的。例如三人共同編創四個八拍具有相同風格、相同情緒、同一主題的舞蹈動作,要求這四個八拍的動作在包含流動動作的同時,在空間、方向、力效、質感上有明顯的對比。
流動其實就是舞臺調度,也就是說在三人不接觸的前提下,運用已編創的流動動作進行舞臺上直線、曲線的線條空間調度,從而在視覺上形成不同的舞臺畫面。穿插是三人在近距離的情況下,用動作進行的位置交換,它包括主副空間穿插與隊形穿插兩種形式。主副空間穿插是三人在不接觸的前提下由于所占有不同的、具有主位與副位的空間位置,在運動的過程中進行的主副空間轉換(它與接觸磨合技法中的主副空間概念相同);隊形穿插是依據舞蹈動作的變化、動作節奏的處理以及動作空間的處理,使三人的位置與隊形在穿插中產生出不同的隊形變化。
流動穿插技法需要通過舞蹈動作的編排方式來達到流動穿插目的,我們普遍會用到動作同步、動作卡農與動作排序、切割、構圖等舞蹈動作編排方法。這種三人流動穿插的編創技法是單-雙分離基礎上的在分離,使三個人處于互不接觸的狀態而獨立舞動。在練習中要時刻強調三人的動作空間、構圖的整體性。在動作編排時,還要注意將四個八拍的動作作為核心動作,是舞蹈作品主題與風格的準確表達,不要隨意變換。與此同時,為了達到最佳的流動穿插效果,在流動中的三個人還要注重時間、空間的運用與切割。
由于是練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為了達到流動穿插的練習目的,大膽的探索與嘗試各種編排方法,例如可以運用流動構圖、動作排序、切割、同步或卡農等編排方法。以互不接觸為編舞前提,三個人中的每個人按照不同的韻律、空間,有意識的編排1個8拍的舞蹈動作,這樣就能夠獲得3個8拍的動作,在延續變換的練習過程中,要做到在單雙分離基礎上獲得再次的分離,三個人的動作自由度要很大,使舞動做成均能夠趨于獨立。同時,由于此練習的目的在于三人舞編創技法的練習,因此還著重強調三個人的動作要運用好空間,使構圖協調唯美,如果用音符c-e-g來比喻三人舞中三個人的關系,他們就像是大三和弦般的和諧的。在編排的過程中,為了使流動穿插獲得好的效果,要注意三個人在流動中時間、空間的運用,每人的三個8拍的動作不能變換。
三人磨合,顧名思義是在三個人接觸的情況下進行的,是接觸磨合技法的關鍵,其強調的不是動作的造型,而是動作過程的極致表達。第一,舞蹈動作的運動路線要求非常清晰,在三人的運動過程中要利用好主副空間,使動作具有鮮明的個性。第二,三人運動時,注重主動與被動關系,運用好運動過程中的順勢與逆勢,順勢是指三人運動路線相同存在主動隨動關系的動作過程,逆勢是指在三人運動路線中其中一人的運動路線與其他兩人相反,形成具有主動隨動關系的路線相反的動作運動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接觸磨合技法是以三人接觸為前提的,因此它包括了點-面接觸、點-點接觸、面-面接觸三種方式。點與面因接觸面積的不同而稱為點面,點點接觸是指三人接觸中接觸面積較小如:手手接觸、腳腳接觸、手腳接觸等;點面接觸是指三人接觸中小面積與大面積的接觸如:手與背的接觸、腳與背的接觸等;面面接觸是指三人之間接觸面積較大如:背背接觸、腰背接觸、胸背接觸等,由于三人接觸點與面的不同,因此在技法訓練中這三種接觸是同時存在的。舞蹈整體運動的過程需要三個人在接觸磨合中產生。三個人可以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做同步運動或順勢運動,每一個人都要極致的延伸自己的運動路線,并在舞蹈編創技法練習過程中去互相挖掘與引發出最佳的發力點與接觸點,形成個性的動作與運動路線,從而使空間構圖效果完美。
三人接觸磨合技法的訓練可以從三人接觸造型開始,三人接觸造型依據接觸造型所形成的動作運動趨勢進行互為接觸限制下的主動隨動的力點、接觸點的轉換,強調運動的過程,在運動中通過力量的借助(借力),以及雙人舞技法訓練中把位的學習達到三人力點與接觸點的互為變換,形成有空間、有借力、有把位的新穎造型。在三人接觸造型方面,要注重空間和方向的對比運用,在個人造型不變的情況下,將三人的位置關系進行適當的調整,這種三人接觸造型在力的協調下,使三人化作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協調一致,形成了三人同心協力的局面,使舞臺藝術效果發生變化。
當三人選擇好了各自空間,就順其自然的形成了三人接觸的舞蹈畫面,在此基礎上,將三個人分別假設成一個軸心、兩個支點。軸心是居于主要地位的人,在磨合運動時,三人互相接觸與限制,以一人的軸心作用為基礎,一人作為支點起到主導作用,另一個人支點附隨具有主導作用的舞者進行運動。兩人同為支點,在順勢、逆勢運動中交織與磨合,又形成了不同的接觸造型。舞蹈動作在接觸磨合技術的作用中不斷流動、變化,三人在不斷地運動過程中借力發力,使軸心-支點、支點-支點做出互為轉換的動作,使造型能夠千變萬化。
三個人以互相接觸為前提,在不規定運動路線上進行任意的空間運動被稱之為為“磨合”。在磨合技巧練習過程中,舞者通過借助中國舞的圓、曲、擰、傾的韻律,時刻協調三人的運動關系,使每個人的運動路線得以延伸,提升舞蹈作品的藝術性。在接觸點練習過程中,要注重發掘新的接觸點,善于在瞬間捕捉舞蹈作品中新穎的立體構圖造型,合理的占有空間。三人舞中的三個人是一個需要磨合的整體,不論是選用同步啟動亦或是依次順勢運動,都要求舞者要使自己的運動線努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并在極限延伸過程中去發現、創新每個人最佳的律動線,從而使舞蹈作品的構圖更加有創新性。當然,如果三人的動作不和諧、不流暢,整體構圖不新穎,即使某個人的律動線得到了極限的延伸,也必須要要考慮放棄此律動線,由其他人開始啟動或從其他律動線去運行。因此,要把握好“接觸磨合”的核心所在,掙脫三人造型設計的局限,但要切記不能拋開整體、突出自我,而是要在不斷地磨合中創新性的編創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三人舞作品。
延續變換技法是指三人在“接觸磨合”基礎上自然脫離,使單-雙并存的三人舞編創技法。此種技法強調了三個人在相同情景、畫面情感主題中,單人、雙人之間在不同空間合理流動與轉換。延續變換的創作技法因單、雙人在形式上的分離使舞蹈的流動性有所增強,使單、雙人之間的動作意向交流、空間畫面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人舞編創技法是獨舞、雙人舞編創技法的延續,實則是單-雙并存編舞技法的混合運用?!把永m變換技法”講的是舞蹈動作、運動路線與支點的延續、變換,該技法強調了動作風格、情緒表達、情感主題上獨立存在的形式與整體合一內容。三人自然地通過接觸磨合的方式脫離成為單人-雙人分離的空間構圖,使單人動作不脫離整體的主題風格,在特定的空間流動時與雙人保持整體協調的關系。
在三人舞延續變換技法動作的編排運用中,雙人動作是要產生以雙人接觸磨合為前提的雙人動作,與單人動作形成與情感相關的形式上對比。因此,該技法中單人與雙人在動作方面的協調配合,要從舞蹈作品的人物關系、思想情感、動勢趨向、空間把握、舞臺調度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該技法的練習要求三人首先要選擇好各自所占的空間,在舞蹈中,單人與雙人自然地、有意向地交流形成了單、雙人分離的空間構圖。例如在同一空間與情感主題下,以雙人為主,以單人為意向支點進行的動作,既是形式上獨立存在的,又是在內容上整體合一的。隨后,單人以雙人為核心做延續變換的動作時,要及時的發現并找尋能延續雙人動作的律動線,在律動中順勢的變換支點。例如單人C代替了雙人中的A,使B、C成為了新的雙人組,A成為了單人組,以此循環變化?!把永m變換”作為單人與雙人同步舞蹈的形式,其律動使動作有了延續與支點的變換,但從舞蹈作品的內容而言,在三人舞中的單人與雙人要堅決摒棄各自為政的想法,要求互為游離,使三人成為表達同一個主題情感的有機組成部分,三人的動作形成無論從動作還是情感都要協調統一,達到心神合一的舞蹈狀態,要積極將人物關系、動作情感、動勢趨向等方面有機配合,使原本不協和的單人-雙人之間達成均衡,三人之間有主、有輔。雙人舞動在視覺構圖來看較單人豐富,但通常動作是單人主動的圍繞雙人來舞動的,因此,動作律動的延續與支點變化契機的尋找能夠將動作延續變得很巧妙,使動作變換變得合理流暢。
舞蹈編導課堂教學中三人舞三種技法的學習,各有其不同的訓練目的,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依據學生的身體特點與思維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三種技法的逐一解讀,教師細致與準確地講解示范三人舞編創技法的要領與精髓,要求學生從作品要表達的情感出發,突出舞蹈主題,舞蹈動作加入三種舞蹈編創技法中,形成完整的統一體。當學生熟練掌握了三種編舞技法之后,那么在三人舞的動作語匯、空間運用、舞臺調度上就會輕車熟路,再從作品的構思與結構上加強訓練,使作品的結構合理、構思巧妙、語言舞蹈豐富。要鮮明、形象、新意的表達舞蹈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變化、促使舞蹈劇情漸進,在千錘百煉的編導實踐中創作出有思想內涵、形式感強的三人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