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越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重慶 400715)
現如今,音樂以千姿百態的形式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比如在公共場合中,影視行業中,動畫創作甚至于游戲場景中,隨處可見音樂的身影。而這些場景中音樂的設計與作用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這類背景音樂以它風格的多樣性,獨特的表現手法使得環境與音樂融合表現更具張力。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是日本是任天堂游戲公司耗時四年,在2017年出版發行的開放世界動作冒險游戲。而這一系列作品已經挺過了30多個年頭并且于前后發行共18個版本,其中音樂創作與手法別具一格。一部優秀的游戲作品除了它能帶給玩家獨特的游戲體驗外,音樂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環。音樂的張力能夠推動游戲劇情的發展、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更能調動玩家的積極性、甚至于獨立于游戲之外它也依然能帶給聽眾寄予一些回憶與情懷。那么《曠野之息》這部作品它是如何做到如此成功的?筆者認為音樂創作的前提,了解作品背景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了解它的背景意義、場景描繪、劇情發展、人物關系等才能更深入的將音樂融入在游戲作品當中,而這一切又恰恰是環環相扣的部分。
為什么作品采用了鋼琴作為樂曲的主奏核心,而不是使用龐大的交響樂來表達呢?若井淑說道:“游戲的背景音樂主要以鋼琴為主,作曲主要注重突出環境本身的聲音,而非構建情緒激昂的音效。這一點也進一步提升了環境與景色的代入感。對于鋼琴的使用,其實一開始也比較擔心,因為之前沒有好好嘗試過,甚至鋼琴此前從未作為主要的樂器參與到塞爾達系列的作品中,這也算對自我的一種挑戰。游戲中大概1/4的曲子都引入了系列的曲調。”
類似的創作手法在著名作曲家久石讓身上也頗有體現,在宮崎駿的大部分影片中可以找到鋼琴作為主奏核心樂器。于此不同的是,久石讓本身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他的鋼琴作品多部分用在傳遞情感的變化和表達細膩的關系等。而《曠野之息》中,利用鋼琴不同的技法來營造了一個使玩家置身事外的環境,以獨特的編曲手法使玩家更加好奇又更有探索的欲望。這其中典型的一首《Hyrule Field》便是如此,接下來筆者將主要分析其中的鋼琴藝術創作。
《Hyrule Field》作為主題曲是以Eb調為基礎進行發展的,樂曲的開頭從主音上方二度回到Eb音上,這里殘缺的和聲色彩會給人不完整的聽覺感受,但是從2級到1級進行是一種古典中常見確定主調性音階排列的方法。隨后每一個樂句都會落在屬音Bb上,并且都會標記“自由延長”的記號。通過屬音的不穩定的性質并且將它自由化,使得聽眾不得不好奇下一段的樂句的出現。
而B段開始則采用了調式混合(Mode mixture)的寫作手法,借用的降7和弦使旋律突然像是離開本調,但并非轉調。因為降7和弦中三五音同時又在bE調調內進行,這樣具有幻想色彩的制作手法也是作曲家經過精心考量的,它并不是只出現了一個和弦,而是一整段。作曲家巧妙的將音樂注入了從未有過的未知與神秘感,而結尾處從借用和弦的主音回歸了Eb調的主屬和弦上,排列上作曲家將五音作為低音主音變成了旋律部分,從而使這里純四度扎實了抓住了樂曲的核心,并且與A段的首部相呼應。
C段Ebmaj9從最低音向上涌出,給人以堅定的信念牢牢的抓住樂曲核心。最后又使用借用和弦與主調周旋,Db9的色彩營造荒野的孤獨與異域風情,最后落在了主調大七和弦上。
在原曲中筆者統計到出現了“自由延長”記號一共19處,而在每一處自由延長處通過計時手段則得出每個延長記號下的時間都是不統一的,這就跳出了西方的固定速度與固定節奏形態的框架。從另一角度來觀察的話,作曲家通過這種自由延長的手段,將音樂劃分為零散的多個小塊,而每一個小塊又只是出現短暫的一瞬后又隱藏在了環境音效中。這樣的寫作手法與中國傳統音樂很相似,旋律的悠長與自由便是這個特點,不同于西方音樂以節奏作為靈魂,節奏與重音是西方音樂中最重要的特征。
同時這樣的手法又類似于中國的國畫,國畫中經常可以看見一幅山水畫并不會占據全部,或者每一塊畫布上都填充了顏料,正是這種“留白”的技巧給觀賞者留下了未知的空間和想象,自然每個人所接收到的信息與理解也會不一樣。這種技法在音樂中相同,作曲家想通過“自由延長”來表達“留白”的涵義,“留白”的時值會讓聽眾覺得音樂充滿了靈性,像是大自然里面的小精靈讓人捉摸不透。正是這種“散拍”的效果,同時結合豐富的和聲色彩,音樂中便充滿了神秘與孤獨的氣氛,與游戲想要表達的主題貼切。
從原曲中其實不難發現這首樂曲一共由兩臺鋼琴組成,一臺鋼琴的聲部負責主旋律,另一臺鋼琴的聲部在調內模仿音效來貼合自然環境。同時還能注意到音樂不同于以往聽到的鋼琴作品,在聲像處理上作曲家也做了調整。極左與極右的處理像是模仿不同方向傳來的精靈聲音,同時還有距離遠近的調整,這些細節都做的十分充分才使得這首音樂生動形象。
除了旋律部分外,鋼琴還在此基礎上疊加了細碎音效,這些細微的模擬聲音組合在一起便使得鋼琴的層次細節變得與眾不同,它打破了常規的旋律與節奏為核心的作曲方式,用創新實踐的手法使鋼琴充滿了藝術性。
音樂發展到今天,這些優秀的作曲家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這些在不同行業與領域的音樂人在創新中不斷實踐,摩擦著火花,燃燒成燎原,因而有更多的內容等著我們去挖掘與發現。相信這些音樂會不斷往前發展并以更多元化的姿態涌現在人們面前,在此向本曲幕后辛勤付出的優秀作曲家與制作團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