芶添鑫
(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聲樂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訓練者能夠通過訓練,來掌握聲樂演唱的技巧、鞏固音樂基礎知識,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而在聲樂訓練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聲樂作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是常見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能夠體現出作曲家和演唱者的內心真實情感。而聲樂訓練不僅是幫助訓練者掌握發聲技巧,提升演唱能力的方式。更加是為了能夠提升初學者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有助于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為音樂初學者提升個人的音樂素養,這也是新時期聲樂訓練工作的基本教學目標。比如選擇《思鄉曲》、《送別》等等的聲樂作品,進行聲樂訓練,可以在提升訓練者演唱技巧的同時,向他們傳達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利用思念家鄉以及為友人送別這些常見的內容,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帶動音樂初學者的內心情感,并學會用聲樂來表達,以此來使得他們的聲樂作品更加動人。
訓練聲樂的課程,最基本的就是要理解作品,掌握正確的演唱方式,并加入自己理解后的感情,才是聲樂訓練的目的所在。不同的學生在各個階段也會產生相應的音樂領悟,他們通過這些感悟和理解來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而在實際進行審美能力的訓練過程中,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首聲樂作品來舉例,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這首聲樂作品的感情基調豐常豐厚,作品當中蘊含的情感帶有濃濃的民族特色,是聲樂教學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音樂初學者利用這首作品來進行練習,就可以很好的鍛煉自身在演唱時對情感的收放狀態。
在進行聲樂訓練時,聲樂作品不能盲目選擇的主要原因就是,聲樂教學過程中,聲樂和其他的器樂相同,是需要考級的。不同等級的訓練者掌握的演唱技巧以及自身的演唱功底都有所不同,而聲樂的演唱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漸積累的過程。音樂初學者不能僅憑著自己的喜好,或者為了能夠彰顯自身的能力,而挑選一些不符合自身學習情況的作品進行訓練。比如一些高音練習,如果不能掌握技巧和方法,不僅達不到訓練的效果,而且還會導致訓練者的聲帶受損。
因此,在聲樂訓練中選擇好聲樂作品是十分重要的,針對于音樂初學者來說,重要的不是能否完整的唱下來一首曲子,而是應當打好音樂基礎功。而基礎功的學習就可以從練聲曲學起,比如,《開聲練習》這首曲子,沒有歌詞,只有簡單的鋼琴伴奏,而且曲譜非常的簡單。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帶領訓練者用基礎的音階進行演唱練習。首先練習發聲、然后再做顫音、跳音等等的訓練。而在這個過程中專門選用練聲曲就是為了讓訓練者專注于音樂的旋律,跟著旋律進行聲音發聲練習。而如果用其他帶歌詞的作品,很有可能分散訓練者的注意力。在練聲曲熟練之后,再慢慢挑選不同難度的聲樂作品進行訓練,一開始可以選擇一些音樂整體結構簡單,情感表達明確,且沒有過多轉折和技巧的音樂,這樣更加適合初學者學習。比如,《在那遙遠的地方》。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明確,無論在訓練的哪一個階段,專注度是影響訓練成績優劣的核心問題。
在實際進行聲樂訓練的過程中,基于每位初學者學習天賦的不同的問題,每個人的聲音特色也都有所不同。比如,對男生來講,就分為男高音、男低音、男中音等等,有的人天生就無法唱低音或者高音,即便是在進行了系統的聲樂訓練之后,每位學生的音域范圍大約可以提升兩個八度甚至更多。但是在訓練過程中,如果讓不適合自己音樂特色的初學者去演唱,就會對他們的聲帶造成損傷,嚴重的還會導致失聲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要在聲樂訓練當中挑選聲樂作品的原因,只有充分結合初學者的個人特點,發揮他的長處、避開他的短處,合理選擇聲樂作品,才有助于初學者個人演唱能力的提升。
同時,選擇更為適合的聲樂作品,比如,符合初學者的興趣愛好、或者個人氣質等等,可以有效提升初學者對于學習聲樂的積極性。而這就對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們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他們能夠分辨出每位訓練者不同的聲音特色,并且還要能夠結合訓練者的個人喜好來為他們選擇合適的聲音作品進行訓練。而要想能夠達到這些要求,聲樂教師就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個人曲庫量,在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進行學習,還可以跟其他聲樂教師一起探討教學的方法。在要求學生的過程中也提高對自身的要求,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聲樂能力。
在聲樂訓練過程當中,選對聲樂作品可以提升初學者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聲樂訓練所選擇的作品必須要能夠符合初學者的實際學習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增加聲樂作品的難度等級。并且還要結合初學者的個人學習特點,選擇適合的作品,提升他們聲樂訓練興趣的同時,有效達到聲樂訓練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聲樂教師還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及聲樂作品的儲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