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雨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
作為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藝術形式,舞蹈不僅能讓舞者盡情宣泄自身的情感,也能讓觀眾受到感染,獲得審美享受。舞蹈編導是對舞蹈這一形體藝術的組織與編排。舞蹈編導擁有扎實的舞蹈技能、創新意識與出眾的能力,才有可能創作出感染觀眾的高藝術水平舞蹈。因此,舞蹈編導要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精心創編舞蹈作品,增強其感染力,進而讓觀眾產生耳目一新之感。
對于舞蹈編導來說,創新是比創造更加重要的意識。舞蹈編導要想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關鍵是要為創新意識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創新意識的形成基礎是對事物秉持待定、否定及肯定三種不同的態度。大多數人習慣于從自我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并對事物表達自身的看法或想法。這樣的判斷一旦形成,便容易將相關思想擴散到所有事物的評價中,從而忽視了事物其他屬性的存在。因此,舞蹈編導要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要以待定的眼光與態度去審視舞蹈作品,對于舞蹈作品的動作、編排均需經過慎重的選擇與評價,以待定作為進步的動力,能逐步發展為創新意識。與此同時,舞蹈編導要克服既定的思維方式,并將變化思維積極運用到舞蹈創編中,這也是舞蹈編導創新意識形成的有效途徑。所謂變化思維,主要是指不同類別、不同形式思維的變化,即一個思維角度轉變到另外一個思維角度。此外,鑒于舞蹈作品的創編與時代背景的關聯密切,因此,舞蹈編導還應根據時代發展潮流來促進動作元素及舞蹈語言組合的合理創新,這樣才能在精神狀態層面取得突破,充分展現舞蹈作品的時代性。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均可成為舞蹈創編的素材,生活不僅能為舞蹈創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而且能幫助舞蹈編導收集舞蹈素材。當然,這也需要舞蹈編導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深入而理性的分析,并且選出典型的具有吸引力的人物或故事作為舞蹈創編的素材。與此同時,編導需具備一定的主體意識與創新能力,要對事物產生獨特的認知與理解,這樣才能在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繼而為舞蹈編導指明方向。為了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舞蹈創編素材,編導還需具備良好的生活觀察能力,而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編導要盡量從多個角度、不同方面入手,這樣能賦予舞蹈創編不同的內涵與情感。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舞蹈創編是一種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編導應將素材最純真的一面融入舞蹈動作中,才能創造出真實而完整的舞蹈形象,進而讓每個舞蹈動作都能表達舞者的思想與情感,繼而達到感染他人的效果。
例如,舞蹈作品《咱們工人有力量》的動作編排就是以日常生活中工人的一舉一動為原型,通過對工人階級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細致觀察,汲取了豐富的創作靈感,編導將靈感融入舞蹈動作中,真實展現出了工人群體的生活和工作狀況。此舞蹈作品是對社會與群眾生活的直接展現,舞蹈編導通過對工人肢體語言、情緒、動作的捕捉,使舞蹈作品不僅表現出了工人朋友的真情實感,也感染了觀眾,深受他們喜愛。
逆向思維是指站在問題的對立面去思考問題。若我們習慣于按照以往的模式來進行舞蹈創作,必定難以創作出高、精、尖的舞蹈作品。因此,舞蹈創新過程需要我們站在問題的對立面去思考問題,如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時常可以發現一些極具個性的人物,而大多數的人物個性又是通過其肢體動作體現出來的。因此,如果舞蹈編導能夠抓住人物的個性特點,并將其特有的肢體動作融入舞蹈創編中,必定能讓觀者產生共鳴。但事實上,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當前舞蹈演員的表演水平雖然有明顯的差異,但舞蹈作品在類型上并無太大差別,這便是舞蹈創編缺乏創新意識的表現。對此,我們應學會從未有涉足的領域挖掘舞蹈創作素材。例如,我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創編的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其將民族文化與舞蹈有機結合,充分體現出云南獨特的民族風情。又如,《俏夕陽》的舞蹈動作取自皮影戲中的動作,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舞蹈是人以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編導要注重汲取中外藝術的精華,以此來促進傳統舞蹈動作的創新與改良,進而滿足觀眾不斷提升的欣賞水平,并創作出可能傳世的經典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