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丁丁 濱州學院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美術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美術這一學科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學生的美術教學需求,近年來,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藝術設計、視覺傳媒等多門美術專業課程,同時,美術教學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樣。由此可見,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高校美術教育逐漸滿足了學生接受藝術教育的需求。但是,就高校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成效并不理想,很多高校美術教學培養出的學生素質有待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平均水平偏低。如果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藝術素養,那么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也將難以提高,同時對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也造成一定阻礙。對于高校美術學生而言,提高其藝術素養,是對知識、思想、情感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提升。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提高美術教學的成效。
藝術素養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藝術的認知和修養。一位藝術家對于藝術的鑒賞力、感知力、領悟力可以反映出其藝術素養。美術中的藝術素養體現在能夠利用敏銳的視覺,對美術作品作出獨特、深度的反應,能夠有效運用美術元素和方法將自身的藝術理念及藝術情感表達出來;能夠保持良好的藝術審美,并不斷地追求美術作品的創新和完美。而就目前高校美術學生來看,其整體藝術素養偏低,學生雖能掌握基本的美術方法、美術元素,但在如何靈活地應用和表達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和學生藝術素養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為了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得到更好的提升,必須重視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1]。首先,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有利于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這是因為良好的藝術素養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興趣性,進而使學生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其次,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有利于擴寬學生的美術視野。當學生具有良好的藝術素養,面對美術作品時,就能夠對美術作品展開深入的分析和欣賞,在鑒賞過程中,學生可以透過作品感受到色彩、線條的魅力,認識到各種手法、技巧的應用,進而有效擴寬其美術視野[2]。最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對于學生而言,價值觀與其審美和藝術修養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可以向學生傳遞積極、健康、正能量的情感態度,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從高校美術的教學現狀來看,雖然美術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學生的重視,但是教學成效仍不理想,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有待提高是現存的問題。近年來,高校美術專業課程越來越多,美術教學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美術專業學生數量也逐步增加,但是高校美術專業畢業生卻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雖然社會迫切需求美術專業類人才,但由于高校美術教學培養出的學生整體素質水平較低,所以難以滿足社會需求。而這與學生的藝術素養有關,當學生缺乏良好的藝術素養,其藝術興趣及品鑒能力難以得到提高,進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目前高校美術教學實際來看,很多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側重于美術知識、美術技巧的傳授,這樣一來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美術綜合水平及綜合素質。
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尤為重要,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形成,對提高美術教學成效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就美術教學實際來看,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方面存在一定難度,這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學生自身因素、教學方法、學校氛圍等。
學生是培養藝術素養的主體,想要使學生形成藝術素養,與其自身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藝術功底,并且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和創新精神,那么其藝術素養更容易得到提高。但是,就高校學生的整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對于美術學習抱有懶散的態度,對美術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再加上藝術功底和基礎知識較薄弱,所以藝術素養很難得到提高。盡管有些學生總體知識水平較高,但由于美術是一門靈活的學科,缺乏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豐富的想象力也會導致學生難以提高美術素養。在高校中,很多學生認為美術是一門學科,而不是藝術,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較為死板,不夠靈活,這樣一來就難以激發學生的潛力和想象力,更談不上藝術素養的提高。
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與美術教學聯系緊密,教師有效的引導和教育,對幫助學生形成藝術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高校美術教學來看,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以至于學生的藝術素養難以得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古板、陳舊、滯后,不僅不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也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學生的美術素養難以得到提高,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形成阻礙。
學校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的整體藝術氛圍會影響學生美術素養的提高。雖然我國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轉型,但是很多高校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導,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學校側重專業學科,忽視藝術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難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也難以形成。此外,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學校沒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藝術氛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感受不到藝術氣氛,其藝術素養難以提高。
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是高校美術教學的重點內容,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藝術素養,其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進而提高美術學習成效。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
高校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環境,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學校應加大對美術教育的基礎設施投入,如建立美術教研室,完善美術教室的配件及設施,為學生提供更加正規、完善、正式的教學氛圍。在美術教學大綱方面,高校可以針對美術教學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創新。例如,在編寫大綱時,可以充分結合美術學創造性的特點,對教學大綱進行創新、優化,使教學大綱變得生動活潑。大綱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和實際需求,內容應面向所有學生。在高校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藝術素養的形成與教師自身的藝術素養和教學水平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高校應重視對美術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如可以邀請著名的藝術家、美術家、學者對學校美術教師開展指導和培訓,還可以經常組織美術教師開展美術沙龍、畫展、美術專題等活動,提高美術教師的藝術素養。美術教師應加強自身水平、素養、能力的提高,不斷吸取經驗、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指導和教育。
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會受到影響,失去對美術的熱情。對此,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藝術不僅是美術,同時還包括音樂、詩歌、舞蹈等。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教師可以將美術與音樂、舞蹈、詩歌等結合,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藝術氛圍,在感受藝術、表現藝術的過程中,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潛力都會得到激發,進而提高其藝術素養。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大自然中感受藝術,讓學生真正對藝術產生好奇和興趣,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感進行自由創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最終提高其藝術素養。美術雖是一門視覺藝術,但與人的多重感官聯系密切,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綜合感知的鍛煉,如聽覺感官、觸覺感官、嗅覺感官等。利用多重感官來傳遞作品,作品藝術的價值就會被充分挖掘,進而學生的藝術素養也能得到提高。
藝術素養是人在藝術創作和欣賞中所體現的藝術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也是高校美術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藝術素養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累形成,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美術教學中提高對藝術素養培養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豐富課堂內容、開展實踐活動等形式來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形成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