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凝瑞 金陵科技學院材料工程學院
我國3D打印迅速發展,已滲入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3D打印技術又被稱為快速原型制造技術,根據加工材料以及方式不同可分為SLA光固化成型、SLS激光燒結打印、FDM熔融沉積打印等。
紀念品的制作,因為生產工藝的限制,產品全生命周期極長,投資巨大且不能讓每一個消費者滿意。3D打印技術的應用為該行業帶來了巨大優勢。首先,可以針對每一位消費者的消費意向,設計符合其消費意向的獨特產品。其次,因為不需要制作模具,大大減少了開發成本。最后,3D打印技術成型速度快,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產品的生產周期,甚至可以出現當日設計同日出貨的“奇跡”。
在生產周期方面,運用3D打印技術也具有極大的優勢,從產品設計初期到產品的制造成型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把成型的產品呈現在消費者眼前,因此,也極易實現創意文化紀念品的定制。紀念產品更富有創造性和想象力,制作更為細致與精巧。例如,在筆筒的造型設計中,書桌上的個人物品形狀微??;還有床身的結構設計具有較多地方需要后期加工,傳統工藝中往往無法如此準確的還原各個細小配件,因此,在實際生產中總是將這些細微之處模糊帶過,或干脆去掉。但是,3D打印技術卻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完美地呈現這些微小的細節并做到極其細致。這對于傳統工藝來講,到目前為止,依舊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就算傳統工藝可以做出,其細致程度也遠遠無法與3D打印技術相比擬。
不同于純藝術作品,紀念品設計在進行審美樣式設計的同時,還必須兼顧考慮作品結構、材料、工藝技術、功能,必然涉及許多自然科技知識,如電子工程、結構力學、數學等。同時,其材質多樣化,有其本身特殊的圖案、顏色與質感,能帶給人不同的感官刺激,使人產生不同的心靈感受。例如,天然材質如同動物的皮毛,觸感柔軟溫暖,而花紋則充滿野性奔放之美;木材的質地紋路,有著質樸敦厚的韻味;粗糙斑駁的石頭,給人滄桑原始之感;透明澄澈的玻璃具有清涼夢幻的感覺;冰冷閃耀的金屬具有摩登現代的科技感;鈦金以其豐富多變的色彩成為藝術家們表達情感的窗口;純凈細致的陶瓷,流露高貴與典雅氣息。材質的樣貌千奇百怪,充滿趣味與無限的想象空間,不僅刺激了創意的誕生,也提供了創作具體成形的最佳原料。柔軟可塑的彩色壓克力纖維、皮革、木頭、竹子、陶瓷等材質與金屬和寶石的創新結合,標志著紀念品設計發展的一個新起點,也代表著紀念品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新未來。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文化創意已逐漸成為提升設計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關鍵要素。作為不同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文化創意產品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新的增長點,其不僅僅是傳承了文化,體現了內涵,傳播了其所代表的精神理念,更是提升其品牌價值的重要手段。
若在傳統制造工藝下,產品需要分步分模制作,之后再進行拼接組裝,無法一次成型環環相扣,這就要求產品生產必須安排多道工序,一件小小的產品就需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部件裝配要求的精密性過高,很多時候無法準確實現,這些都是傳統工藝在創意文化紀念品制造領域的開發局限性。而3D打印技術應用于創意文化紀念品中,打破了傳統工藝制作對繁多復雜產品開發思維模式的桎梏,它不需要設計者有精湛的制作技藝,只需要其擁有足夠想象力和三維軟件的設計能力。
通過3D打印技術工藝來制作創意文化紀念品,更加體現出3D打印技術的優越性,同時,3D打印技術也受到學生的一致火熱追捧,這不僅使產品開發人員笑逐顏開,也使獨立設計人員在DIY過程中體會到了親自動手制作產品的快樂。在3D打印技術的優點逐步展現出來的同時,更加奠定了它在未來社會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創意文化紀念品市場一定會有一個質的發展與飛越。
文化紀念品后期推廣也將立足于互聯網平臺,將自己和網絡綁定,建立深刻的裙帶關系。圍繞互聯網和消費群體之間保持密切聯系,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根據消費者的消費意向以及消費態度設計能夠令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利用網絡收集消費反饋,完善產品信息,最終實現由“生產—消費”到“消費—生產”的轉變,在新制造、新消費的觀念下,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化,生產出讓每個消費者都滿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