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光磊 長春科技學院
20世紀初,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現代藝術的浪潮掀起,其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發展:個人表現派和真實派。個人表現派主要關注創作者、藝術家的內心世界,通過藝術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悟、需求和感情;真實派的藝術家則是基于當時的環境進行創作,是對當時社會、當時時代背景、當時世界情形的贊美或者諷刺。繪畫創作和現代藝術設計存在相似的地方,如繪畫創作中也包含了現代藝術設計的兩種表現內容。但繪畫創作和現代藝術設計還存在許多不同之處,現代藝術設計在形式上是多元化的、多變的,藝術家會將許多不同的元素進行組合,然后大膽地創新,同時,藝術家也會用許多的載體進行創作,緊跟時代潮流。相比之下,繪畫創作的發展并沒有現代藝術設計發展快,所以,從現代藝術設計角度出發,一定可以對現代繪畫創作的發展帶來新思路、新方向。
20世紀是一個神奇的時間,現代繪畫創作開始萌芽、生長。工業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也改變了人們對待繪畫創作的態度。畫家們突破傳統繪畫的平面模式,開始向立體化、多元化發展。有的畫家通過改變畫的作用來進行創新,出現了裝飾畫派,其注重畫作的可觀賞性;有的改變了畫畫方式和組合方式,進行了大膽創新;有的更加注重寫實,畫得更加惟妙惟肖。不管是哪種改變,都對繪畫創作家帶來了極大的思維沖擊。
繪畫的表現形式和創作形式也是繪畫審美的標準之一。現代繪畫創作的形式要求藝術家用自己的創意對傳統繪畫創作的表現形式進行改變,以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對現代藝術家來說并非易事。藝術家不僅僅需要掌握和精通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更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內心需要,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形式上的僵化。藝術需要和時代聯系起來,藝術家必須吸收新鮮事物,只有接受了新鮮的血液,其才可能對傳統的繪畫加以改造,所創作的作品才有可能為大眾所接受,甚至引領新的時代潮流。
藝術家通過繪畫創作表現世界、表現自我,或者只是對風景、人物進行寫實,形式上的創新能夠使觀眾眼前一亮,震撼其心靈。繪畫上點線面的傳統不能丟棄,但是對于新時代的藝術家來說,他們面對擁有不同文化和先進信息獲取渠道的新人類,傳統的形式表現已經不足為奇。繪畫的獨特性是藝術家的新追求,或煩瑣、或簡單,或清新、或沉重,或開心、或抑郁……這些感覺的產生必定需要新的形式表現并被觀眾感知到。繪畫創作形式上的表現要突出個人的趣味才會被人們接納,才會具有新的美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文化和藝術的欣賞意識也不斷提高,對社會生活問題或者贊美的藝術表現也越來越多,許多藝術家都通過自己的作品反映自己或人民對生活、社會的情緒。他們通過自己的畫筆,站在自己獨特的感悟角度,用新穎、易被大眾接受的表現手法對社會進行寫實。他們更加關注生活,更加具有主人翁意識的做法也提升了人們的思想境地。
目前,不得不被全世界承認的是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建立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的,并且世界的生態平衡已經被人類破壞。在人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之后,許許多多的藝術家也通過自己的作品呼吁大家保護環境,許多畫作被創作出來。學生在上學期間能夠見到許許多多這樣的畫作,這些畫作都反映了藝術家對嚴峻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心理,希望人類能夠和其他動物以及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
現代藝術設計和繪畫創作在根本上是屬于同一類的,它們的發展異曲同工,不過,對現代繪畫創作而言,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存在借鑒意義。在時代的變化中,人類審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多元化的文化決定了藝術的多元化,繪畫創作要想被新人類所接受,就必須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新的材料,新的創作方式,新的創作理念,都是藝術家靈感創新的表現,繪畫創作的創新帶給了觀眾新的體驗、新的感悟和新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