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子曼 陳昊 李敏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生產國,但是煤炭行業的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的問題一直存在,很多煤炭行業仍未意識到采用綠色會計核算的重要性。綠色會計不僅擁有傳統會計所具備的基礎,同時還具備對企業環保行為進行監督、對環保能力進行監察以及對環境消耗進行核算。為了解綠色會計在煤炭行業中的目前發展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提出一定的解決措施,本文針對其展開調查,從更深層次了解綠色會計在我國煤炭行業中的發展狀況。
【關鍵詞】煤炭行業 環境污染 綠色會計
綠色會計是指在環境資源惡化、在原有傳統會計上無法核算環境成本的基礎上產生的。傳統會計中,價格代表著對財產擁有所有權,因此在會計賬表中可以反映出來。然而,環境中的物質如土壤、空氣、水等,對人類有著重要的意義,卻沒有所有權,因此不能作為傳統會計的核算內容。企業對這些人類共有事物的使用和損害,不計入營業成本,這在會計中意味因減少成本而導致利潤虛增,更嚴重的是,它象征著一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利潤的鼓勵。綠色會計通過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局限性和稀缺性,賦予其價值和價格,從而彌補其損失。
一、煤炭行業的背景現狀
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煤炭產量由0.32億噸增至2018年的36.8億噸,凈增高達114倍。2000年-2017年我國煤炭消費量情況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將達到39億噸,年均增速0.79%。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到2020年煤炭需求量已經上升到一個新階段。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煤炭的需求量在未來會逐漸的下降,但在目前為止煤炭能源帶來的問題依然不可忽視。
許多煤炭企業由于開采不合理和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淡薄,導致環境被污染和煤炭資源浪費十分嚴重這個事實,因此,煤炭企業實施綠色會計是十分必要的。在環境污染方面,以中國煤都山西為例,在山西開采一噸煤炭資源同時耗費兩噸的水資源。在2018年,山西產煤高達8.9億萬噸,意味著一年有將近20億萬噸的水資源遭到破壞。此外,伴隨著煤炭的開采,土壤資源也遭受到了污染,Cd、Pb、Hg等元素在土地中的大量富集使得土地毒性增強無法二次利用。煤炭在工業中為提供能源而直接燃放,更是加重了溫室效應、酸雨污染。在資源浪費方面,以陜西、內蒙古、新疆為例,這三個地區的煤層大多屬于中厚特厚煤層,有的煤層厚達10米。但為謀求效益最大化,許多企業的煤炭開采是從煤層中間開挖,只吃所謂的“白菜心”,從而導致資源大量浪費。小煤礦的浪費更令人擔憂。在陜西省,當地有一個資源量超過800萬噸的小煤礦,由于地下巷道混亂,不到4年就關閉了。累計開采煤炭6萬噸以下,資源回收率低于1%。
二、煤炭行業現行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當前煤炭行業會計核算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大部分的煤炭行業都忽略煤炭自身的成本,成本的計量是不符合收入費用配比原則。目前我國煤炭行業在會計成本核算中會忽略對煤炭資源自身價值的計算,煤炭作為自然界的一種物質,范圍大且產量多被普遍的認為是一直存且永不消失,因此形成一種資源無價值的假象,這種看法使企業忽視因自身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生態影響,同時未對煤炭資源的安全成本進行單獨核算。
其次,煤炭行業沒有對環境和資源成本進行單獨核算。傳統煤炭企業成本核算方式只計算經濟方面的成本來確定生產產品的勞動消費,忽視了環境與資源的補償和耗用,沒有將其計入到成本中去。煤炭企業環境成本不僅包括與產品相關也包括與產品無關的環境成本。目前的成本核算方法使環境成本的相關信息喪失了準確性和相關性,環境成本多被計入管理費用等科目,且對環境成本的估值偏低,導致了煤炭企業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不重視、無故占有社會資源以及透支了企業未來價值等損害環境效益、致使企業虛增利潤等現象的產生。
最后,煤炭行業的成本核算中忽視了退出成本。所謂退出成本,即煤炭行業中的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其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問題,同時資源枯竭會使相關企業面臨關閉的問題,煤炭企業在關閉前,其人員的安置以及企業的轉型需要大量資金。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中煤炭企業是不能提前計提資金來計入成本,致使日后所需的資金沒有來源。
三、政府應就煤炭企業中實行綠色會計提供支持
綠色會計在煤炭行業中進行實踐和應用能使信息使用者獲得更多更具體的信息,也有利于政府部門及社會大眾加強對煤炭企業的監管,從而促使煤炭企業有更好的發展。
煤炭企業要發展還要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包括引進環保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機器設備以及在環保方面新增的人力物力等,這些方面都會增加企業的耗費。此外,綠色會計的概念還需要充分的向企業以推廣,因此政府作為公眾的指向標,不僅應當極力將綠色會計的概念向大眾的普及,同時還應當大力扶持相關的煤炭企業。對于實施綠色會計核算體系的企業,在各個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例如在稅收方面實行減免、在購入環保設備進行一定比例的補貼、對引入綠色會計的企業加大投資、對于有顯著成效的企業實施獎勵政策、對環境污染超過平均指標的企業實施罰款等等。同時,政府還應當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將綠色會計逐漸的融入到傳統會計中去,在企業會計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綠色會計核算體系,使其變成傳統會計中的重要分支。當然,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要求有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綠色會計當中去,只有人才發展起來,才能帶動科技,才能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綠色會計。因此,政府對綠色會計人才的培養要更為重視。不僅是針對煤炭企業,在許多能源行業都存在著環境問題,在綠色會計不斷完善過程中,綠色會計將會對準每一個不同的行業,創造針對不同行業標準不同模式的完美的綠色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