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紅
【摘要】本文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探討農業生產條件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多元統計分析等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和介紹多元統計分析的主要內涵,并進一步探求和闡釋多元統計分析的應用和實踐情況,從針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改善和優化入手,進一步結合相關方面的多元統計分析,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條件改進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和論述,能夠對農業經濟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經濟 發展影響 多元統計分析
1引言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直接影響,特別是在自然條件,地理位置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使全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有著巨大的差異,特別是政府對于農業發展的政策和重視力度也各不相同,對于各個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有針對性的對于農業生產條件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多元統計分析問內容進行簡要闡述,并進一步分析相關地區農業生產條件的優勢和不足,由此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策略,希望以此提升該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2農業生產條件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多元統計分析的應用和實踐
在針對農業生產條件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和探究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結合具體情況采取多元統計分析的方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利用當前現有的農業生產條件,針對農業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在實際的多元數據統計分析過程中,可以著重針對當地特定的農業生產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統計和分析,例如,針對農業的勞動力情況,機械化水平,氣候條件,耕地面積等等相關因素進行著重分析,并且進一步把握每一個地區實際的農業生產條件的具體情況和差異,以此為基準點,更有效的了解具體情況,由此才能提出更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每個地區的實際農業生產條件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例如,在西南地區,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農村的勞動力,而耕地面積,機械化水平等并沒有勞動力重要,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西南地區的地形情況十分復雜,并沒有大面積的耕地,對于農業機械化的應用造成極大的限制,往往必須要通過人工勞動的方式進行耕種,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具備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充分利用關聯分析的方法,在針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具體分析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地區的耕地面積和農村勞動力關聯并不是很大,而與物質生產條件的關聯程度卻在逐年增加,而導致此類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傳統意義上的種植方式造成了極大的改變,使農作物的種植產量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得耕地面積及農村勞動力的重要性,并沒有之前那么重要。隨著農業生產工具,化肥,農藥等相關因素的使用量進一步增大,又加之相關地區的實際生產條件有著很大的差異,由此造成農業生產條件的重要性也出現巨大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從實際出發,更科學合理的調整和改進農業生產條件,以此真正意義上有效推進農業經濟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
3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有效改善,以此促進農業經濟實現重大發展
農業生產條件對于農業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著重利用好農業生產條件,以此推進農業經濟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隨著耕地面積和勞動力在生產條件中的地位進一步降低,而耕地面積和勞動力優勢成為農業生產中至關重要的必要條件。針對這樣的情況,所以在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過程中要進一步深入細致的研究相關方面的種植技術,使單位耕地面積的產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增強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和質量,確保勞動力能夠更有效的掌握科技,進一步提升科技的應用能力,使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更有效的進行農業生產,以此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的產值,使當地經濟發展得到更大程度的推進。
在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改善時,不僅要改善傳統生產方式,還要從根本上進行變革和創新,例如,針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創新和優化栽培技術育種方式等相關內容,要科學合理的選擇更先進的防治病蟲害的農藥,有效減少病蟲害對于農作物的損傷,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產量。在應用農藥的過程中,要著重關注農藥的更換使用,從根本上有效規避長期使用某一種農藥,使病蟲害產生抗藥性,而使農藥的藥性失去作用。在針對化肥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化肥的選擇和化肥的搭配。農作物有不同的生長時期,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化肥,化肥的搭配要確保科學合理,以此有效促進農作物全面生長,進一步提升生長效率。同時要注意化肥之間不要出現酸堿性的沖突,要針對化肥的用量用法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控,在最大程度上規避使用化肥過多造成浪費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化肥使用過少,起不到增長效果。在育種方式和栽培技術等相關方面也要注重關注,要盡可能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更加適宜的育種方式和栽培方法,以此進一步提升農作物的成活率,使其產量得到充分的提升。同時要進一步把握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切實體現出現代科學技術的價值和優勢是農業經濟實現更良性的發展。
4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有效看出,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效應用多元分析的方法,要進一步結合多項統計指標,針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更有效的把握,針對農業發展的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了解,并有效利用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制定出與農業發展策略相適應的戰略,對農業生產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以此充分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建平.農業生產條件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多元統計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01:134-137
[2]何忠偉,王艷霞,夏龍.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8,S2:45-48.
[3]馬維東.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吉林農業,2013,11:15
[4]鄭曉杰.農業生產條件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的多元統計[J].農業工程,2014(2):108-109.
[5]馮珊,李翠,高小麗,等.基于改進TOPSIS法的農業生產條件綜合評價[J].陜西農業科學,2014(9):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