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云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為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我國近些年來實行的“營改增”政策,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一目標,并且有效推動了我國的稅收水平,也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保障。但是結合實際的運用效果來看,企業在實行“營改增”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這些問題都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針對這些情況,相關的企業要根據實際問題,積極的采取措施進行應對。本文通過對“營改增”對企業稅收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對相關人員產生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稅;影響對策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指將以前的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繳納增值稅。給人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減少了重復征稅,有效減輕了企業的賦稅,同時也加快了我國新形勢下稅制改革的腳步。“營改增”不僅對于企業的稅收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有著一些消極的影響。比如在“營改增”實行的部分地區中,沒有注重一些微小企業的發展。同時在整個“營改增”的實施過渡階段,企業的納稅風險是有所增加的。因此,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影響,企業都應該實行的相應對策,在并存的機遇與挑戰當中砥礪前行。
一、“營改增”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營業稅改增值稅涉及到的企業行業是多方面的,比如建筑業、體育文化行業以及服務業等。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將原有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對我國的稅制整體結構的協調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優化結構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我國的總體生產分配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各行各業里,都可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生產環節當中,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從而為社會的總體生產力進步奠定基礎。并且因為重復征稅現象的消失,企業將會有著更充足的資金投到核心科技當中,例如產品創新和研發,能夠讓企業擁有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稅的影響
(一)降低財稅負擔,提升經濟活力
“營改增”對于企業財稅的最直接影響,就是降低了企業財稅負擔。因為在“營改增”的過程中,稅務部門僅僅只對企業的增值額進行征稅,這樣一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租入或者是購置不動產時所花費的費用都不會進行額外的征稅,而是作為進稅額進行增值稅上的抵扣。這樣就不難看出,企業在“營改增”中比起以往能夠收獲很多的財稅收益,大大降低了企業財稅的壓力。此外,在“營改增”的具體實施中,能夠根據地區的經濟水平發展高低以及企業領域不同,作出相應的制定和實施,從而讓稅收更加合理,極大加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公信力。對于企業來說帶來的直接有利影響就是讓企業變得更加有活力,能夠增強企業面對風險時的應變能力,以及對于國民經濟的一個催化作用。具體就體現在,企業的流動資金有著明顯的增多,無論是業務的發展還是經濟低迷時的自身盤活能力,都注入了較為旺盛的企業生命活力。
(二)改變企業經營環境,減少納稅風險
在“營改增”實施之前,對于相關的稅務部門而言,營業稅和其他稅務的并存加重了其在稅收工作中的征收負擔。因為有著重復征稅的現象,導致稅收工作極為繁雜,因此在效率上就還有所不足。而在“營改增”之后,稅務部門只負責對增值稅的稅收工作,大大提升了征收效率,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納稅工作中的風險隱患。同時,在“營改增”之后,國家征收稅務所用的增值稅發票也比傳統的稅務發票有著更高的防偽性,能夠確保增值稅的征收有序的進行,從而也降低了納稅的風險。并且在“營改增”的實施中,對于很多企業的經營環境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一些企業針對“營改增”的政策,積極對自身的產業進行調整,利用政策上的契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效率。不過有些企業因為納稅方式的不同,利潤會出現一定的縮減現象。因為營業稅屬于價內稅,而增值稅則屬于價外稅,這對于那些付出成本包含折扣成本的企業來說,生產成本就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從而在企業的整體利潤上,也就會有著一定的降低。所以,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長期發展,“營改增”是一把雙刃劍,積極應對能提高經濟效益,被動迎接就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三)部分行業增值稅率提高過多,加大企業財務管理難度
“營改增”在我國廣泛實施之后,國家為了保持財政收入平衡,也在各個行業里對于增值稅的稅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一些行業里增值稅提高的太多,會對于企業的稅收產生不利的影響。以物流行業為例,在“營改增”之前,物流行業僅僅只需要繳納大概3%左右的營業稅,但是在“營改增”之后,增值稅有著額近10%。不過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該情況的發生,比如在一些納稅環節進行增值稅抵扣,但是實際繳納仍然加重了企業的納稅負擔。因此可以得出,對于有些企業而言,“營改增”的實施導致了企業的財務工作變得復雜,加大了管理成本以及財務管理難度。比如說,在生產環節的“營改增”計算增值稅的過程中,會加大稅收難度以及成本,這點對于那些復雜的工業制造業的體現尤為明顯。并且,由于稅收方式的變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財務報表制作也會變得復雜新穎,與之相關的管理也會發生變化。總之,“營改增”的實施也加重了一定企業財務管理難度。
三、應對“營改增”的企業財稅對策
(一)強化分析預算,提高人員素質
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首先就要做好企業內部的分析和預算。企業可以安排人員對其他的同類型企業進行稅收考察,準確分析出“營改增”會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從而積極的去應對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好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培養,讓相關人員對“營改增”相關的財務知識進行積極學習,確保財務人員職業素質和企業的財務發展規模相適應,就可以更高的應對“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
(二)充分利用政策,改善經營管理
“營改增”的實施對于一小部分企業來說,非但沒有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反而還有著一定的加重,為此國家也制定了諸多規定來消除這些影響。因此對于這些企業而言,應該合理的利用這些政策,在國家的扶持下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此外其他企業也應該根據國家的政策,開對于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可以根據稅收政策調整相關的產業結構,在法律允許之下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也是企業在“營改增”的應付對策中較為實用的方法。
(三)改變傳統稅收觀念,做好財務管理
對于企業而言,在面對“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時,應當首先要明確企業的納稅形式,在內部就要改變自己傳統的稅收觀念。比如,企業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咨詢認證,對自己的納稅形式有著一個清醒的認知,可以使得企業在征稅時規避掉一定的財務風險。并且企業在選擇戰略伙伴時,一定要選擇較為正規的企業,比如在合同里約定提供增值發票,也可以減少財務隱患。最后企業要加強自身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在財務管理上相關人員也要進行應對“營改增”的創新方法研究。并且一些中小企業,應該及時的調整自身的經營戰略,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根據自身對市場的財務調查,為企業管理人員提出和市場相適應的企業經營戰略。除此之外,財務管理人員應對營改增未來時間段內可能產生的長期影響進行分析,經過科學的預估可以為企業的應對提供參考,從而保證自身的良好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作為我國稅收改革中重要的進程,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但是由于很難有效輻射到各個企業,還是會對部分企業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是企業的機遇也是挑戰。因此,為了更好的應對“營改增”帶來的影響,企業應改變自身的傳統稅收觀念,做好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在此過程中,應加強對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培訓,使其能夠充分的應對稅收改革,而且還要在企業內部加強分析預算,改善自己的經營管理模式,就可以實現對“營改增”的有效應對,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武元定.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山西財稅,2015 (1):46-47.
[2]白濤.營改增對煤炭企業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16):115-115.
[3]袁再忠.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6 (18):30-30.
[4]葉青.“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師,2016 (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