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鳳 趙曉紅 景淑軍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動態監測對膿毒癥患兒早期診治及預后價值。方法 選擇85例膿毒癥患兒為觀察組, 另選擇80例體檢健康小兒為對照組。兩組均進行PCT及hs-CRP水平檢測。比較兩組入院時的PCT、hs-CRP水平, 觀察膿毒癥患兒治療情況, 比較膿毒癥患兒不同療效組PCT、hs-CRP水平。結果 觀察組PCT、hs-CRP水平分別為(5.96±1.58)μg/L、(81.47±12.34)mg/L,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32±0.07)μg/L、(4.38±0.98)mg/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55例(有效組), 無效30例(無效組)。有效組入院時、治療24 h后、治療72 h后的PCT、hs-CRP水平均低于無效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有效組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 PCT、hs-CRP水平逐漸降低, 不同時間兩兩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效組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 PCT水平逐漸升高, 但不同時間兩兩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hs-CRP水平逐漸升高, 治療24 h后與入院時比較, 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72 h后高于入院時及治療24 h后,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PCT聯合hs-CRP檢測有助于兒童膿毒癥的早期診斷, 通過對PCT及hs-CRP水平的動態監測能夠有效評估患兒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膿毒癥;兒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28
兒童膿毒癥是由各種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 其中血流細菌感染是最為常見的。膿毒癥早期的病理生理變化往往是功能性及可逆性的, 但部分患兒因一些非客觀原因導致病情未能有效控制, 從而進展為嚴重膿毒癥, 甚至導致出現膿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況[1]。因此, 選取敏感性和特異性高的診斷指標, 有助于早期有效診斷膿毒癥;同時通過相關指標的動態監測, 可以評估療效, 指導臨床用藥, 以達到改善預后、提高臨床治愈率的目的[2, 3]。PCT是感染的有效檢測指標之一, 其具有操作簡單、穩定性強等優點, 在感染性疾病臨床診斷中逐漸受到廣泛重視[4]。但PCT單獨用于膿毒癥的診斷及臨床療效評估, 價值有限;本研究回顧性分析PCT及hs-CRP聯合檢測對膿毒癥患兒臨床療效的評估作用, 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膿毒癥患兒85例為觀察組;納入標準:符合《膿毒癥診斷標準》[5]。選擇同期80例體檢健康小兒為對照組。觀察組, 男44例, 女41例;年齡1~6歲, 平均年齡(3.29±0.92)歲。對照組, 男42例, 女38例;年齡1~6歲, 平均年齡(3.42±0.87)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臨床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標準, 所有兒童的監護人簽訂同意書。
1. 2 方法 兩組均檢測PCT及hs-CRP水平。對照組兒童于入院體檢時檢測, 觀察組患兒于入院時、治療24 h后、治療72 h后檢測。①PCT檢測:采用梅里埃電化學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測定PCT水平。測定最低限值為0.1 μg/L, 判定標準:PCT<0.5 μg/L為陰性, PCT≥0.5 μg/L為陽性。②hs-CRP檢測:采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儀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hs-CRP水平。判定標準:hs-CRP<6 mg/L為陰性, hs-CRP≥6 mg/L為陽性。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兒童入院時的PCT、hs-CRP水平。觀察膿毒癥患兒治療情況。比較膿毒癥患兒不同療效組PCT、hs-CRP水平。療效判定標準:治愈:入院后經感染治療72 h后, PCT、hs-CRP水平逐漸下降, 繼續抗感染對癥治療, 療程7~14 d, 臨床癥狀體征消失, 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恢復正常;無效:入院后經感染治療72 h后, PCT、hs-CRP水平下降不明顯甚至繼續升高, 通過調整抗生素、免疫支持、血液濾過等治療, 病情仍繼續進展出現膿毒癥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入院時的血清PCT、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PCT、hs-CRP水平分別為(5.96±1.58)μg/L、(81.47±12.34)mg/L,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32±0.07)μg/L、(4.38±0.98)mg/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觀察組患兒治療情況 85例觀察組患兒中, 有效55例(有效組)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時間7~14 d;無效30例(無效組)病情進展加重, 經過及時調整抗生素、免疫支持、血液濾過等治療, 有27例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時間3周, 有3例最終進展出現膿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情況, 經過呼吸機支持、持續血液濾過等積極搶救治療, 最終1例存活(住院時間56 d), 2例死亡。
2. 3 膿毒癥患兒不同療效組血清PCT、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 有效組入院時、治療24 h后、治療72 h后的PCT、hs-CRP水平均低于無效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有效組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 PCT、hs-CRP水平逐漸降低, 不同時間兩兩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效組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 PCT水平逐漸升高, 但不同時間兩兩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hs-CRP水平逐漸升高, 治療24 h后與入院時比較, 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72 h后高于入院時及治療24 h后,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 膿毒癥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及難點, 其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確, 膿毒癥發生發展不一定依賴感染和感染毒素的持續存在, 炎癥反應紊亂和炎癥介質的持續釋放極可能是其本質。PCT是降鈣素的前體, 一種無激素活性的糖蛋白, 在正常情況下, 人體內的PCT含量很少(<0.5 μg/L), 但在細菌感染, 尤其是膿毒癥時會明顯升高。研究報道[6]:膿毒癥的嚴重程度與PCT水平呈正相關。本研究觀察組PCT水平為(5.96±1.58)μg/L,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32±0.07)μ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報道相符。CRP是一種主要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正常兒童體內含量很低(<10 mg/L), 在感染及炎癥刺激時可明顯升高, 4~6 h開始升高, 36~50 h達高峰, 半衰期4~7 h[3]。hs-CRP是通過高效的檢測技術使CRP的靈敏性及準確性更高。但hs-CRP是非特異性炎癥指標, 其在評估炎癥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7], 所以需要與其他炎癥指標聯合進行評估。
綜上所述, PCT和hs-CRP聯合檢測有助于膿毒癥早期診斷, 通過對PCT、hs-CRP的動態監測能進行患兒病情評估和療效判斷, 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改善預后。PCT和hs-CRP聯合測定靈敏度及特異度高、檢測方法簡單實用, 在臨床工作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Ding Y, Lin Y, Zhu T, et al. Interleulin 6 increases dysfunction of organs in sepsis rats through sirtuin 1. Int J Clin Exp Med, 2014, 7(9): 2593-2598.
[2] Sterling SA, Puskarich MA, Jones AE. The effect of liver disease on lactate normalization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a cohort study. Clin Exp Emerg Med, 2015, 2(4):197-202.
[3] 唐穎. 血清前白蛋白與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在小兒膿毒癥診斷中的比較研究.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6, 44(2):101-103.
[4] 張志穎, 趙云紅, 周沛然, 等. 降鈣素原及白介素-6測定在急性扁桃體炎合并膿毒癥患兒中的診斷價值研究.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5):1163-1166.
[5] 高戈, 馮喆, 常志剛, 等. 2012國際嚴重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診療指南. 中華危重急救醫學, 2015, 25(8):501-505.
[6] Hu R, Gong Y, Wang Y. Relationship of 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s to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pediatric bacterial meningitis. Clin Pediatr (Phila), 2015, 54(12):1141-1144.
[7] 于航, 朝魯門其其格. PCT、Hs-CRP水平聯合PCIS評分在兒童膿毒癥中的診斷價值. 貴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8, 43(9):1101-1104.
[收稿日期:201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