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萍 呂玲玉 于秀瑩

【摘要】 目的 探討強化護理干預對哮喘霧化吸入治療患兒舒適度及病情康復的影響。方法 120例哮喘患兒, 根據隨機分層法將患兒分為強化組和常規組, 每組60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強化組采用強化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喘息癥狀改善程度;霧化治療意愿、舒適程度評分;氣道阻力、肺彈性阻力、哮鳴音消失時間、氣促減輕時間。結果 強化組喘息癥狀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186, P<0.05)。強化組霧化治療意愿、舒適度評分分別為(4.71±0.52)、(4.22±0.57)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3.78±0.59)、(3.44±0.65)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化組氣道阻力、肺彈性阻力小于常規組, 哮鳴音消失時間、氣促減輕時間短于常規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強化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霧化吸入治療哮喘患兒的舒適度, 改善其臨床癥狀, 促進疾病好轉。
【關鍵詞】 強化護理;霧化吸入;舒適度;哮喘患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80
哮喘是兒童期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慢性氣道疾病, 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及喘息等, 夜間往往加重。若病情不能有效控制, 遷延不愈則會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 甚至可致患兒死亡。霧化吸入治療是利用高速氣流驅動霧狀細小藥液進入患兒氣道內, 直接抵達肺部發揮藥效, 避免了口服藥物產生的肝臟首過效應, 目前該療法廣泛應用于哮喘病的治療。但因患兒年齡小, 耐受力差, 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療, 影響療效[1], 故需有效的護理干預來提高患兒的舒適度, 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療, 利于病情的康復。本研究將120例行霧化吸入治療的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兩組, 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及強化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患兒舒適度及病情康復情況, 以探討強化護理干預在哮喘患兒霧化吸入治療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行霧化吸入治療的哮喘患兒120例。根據隨機分層法將患兒分為強化組和常規組, 每組60例。強化組男35例, 女25例;年齡2~14歲, 平均年齡(4.52±3.24)歲;病程4個月~4年,?平均病程(1.20±0.95)年;輕度哮喘20例, 中度哮喘28例, 重度哮喘12例。常規組男34例, 女26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4.42±3.21)歲;病程3個月~4年, 平均病程(1.34±0.89)年;輕度哮喘21例, 中度哮喘26例, 重度哮喘13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符合哮喘的臨床診斷標準[2];②為首次行霧化治療。
1. 2. 2 排除標準 ①心源性哮喘;②有先天性心臟病、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結核感染、喉軟骨發育不良、藥物過敏史等。
1. 3 護理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指導患兒及家屬如何正確使用霧化裝置。強化組則采用強化護理干預措施, 具體措施如下。
1. 3. 1 霧化吸入前護理①環境護理。確保病房整潔、安靜, 禁止放置過敏性花草, 室溫維持在20~24℃, 濕度維持55%~60%。②心理護理。霧化吸入前由責任護士向患兒及其家長講解霧化吸入治療的目的、注意事項及療效等情況, 指導患兒放松心情, 盡可能減輕其緊張、恐懼情緒。③體位護理。患兒霧化吸入時取坐位或半坐位, 主要是使腸肌下移, 利于氣體交換, 提高其呼吸深度, 藥霧更易抵達末支氣管;嬰幼兒由家長抱坐, 以防藥物擴散或外流。
1. 3. 2 霧化吸入時護理 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選用合適面罩或噴嘴, 霧化吸入時需保持氧氣瓶和通道干燥, 氣流維持在6~8 L/min為宜, 流量太小不利于藥霧擴散, 延長吸入時間, 過大則易致患兒咽喉不適, 造成霧化器與氧氣突然脫落, 引起患兒恐慌。指導依從性好的患兒用嘴含住噴嘴, 做深吸氣, 用鼻呼氣;依從性差患兒則用吸入面罩, 但面罩需比其面部寬約1 cm, 吸入時可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力, 避免因哭鬧而影響霧化療效。對哭鬧不止患兒可暫停吸入, 待其平靜后再行吸入治療。急性期患兒吸入時間宜間隔4~6 h治療1次, 緩解期患兒則間隔6~8 h治療1次, 治療2次/d。飯前進行治療以防止因哭鬧導致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1. 3. 3 霧化吸入后護理 對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者, 需進行漱口, 防止真菌感染, 以濕毛巾擦拭臉部, 避免藥物刺激皮膚;對咳痰不出小兒, 囑家長輕拍小兒背部10~15 min, 協助排痰。選用一次性氧吸入器, 用后置于消毒液內30 min, 每天更換濕化瓶。囑家長給予患兒飲食需清淡, 不宜食用魚、蝦、冷飲及辛辣等食物。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心理疏導, 以減輕其緊張、焦慮情緒, 使其積極樂觀的面對疾病, 減輕不良情緒, 利于提高療效。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后患兒喘息癥狀改善程度, 分為喘息減輕、喘息明顯減輕、喘息消失三個等級[3]。②對比兩組患兒霧化治療意愿、舒適程度, 按差、一般、好、較好、最好的等級進行評分, 依次賦1分、2分、3分、4分、5分[4]。分數越高越好。③對比兩組患兒氣道阻力、肺彈性阻力和哮鳴音消失時間、氣促減輕時間。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計數資料采用Ridi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后喘息癥狀改善程度對比 強化組喘息癥狀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186,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兒霧化治療意愿、舒適程度評分對比 強化組霧化治療意愿、舒適度評分分別為(4.71±0.52)、(4.22±0.57)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3.78±0.59)、(3.44±0.65)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兒氣道阻力、肺彈性阻力和哮鳴音消失時間、氣促減輕時間對比 強化組氣道阻力、肺彈性阻力小于常規組, 哮鳴音消失時間、氣促減輕時間短于常規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哮喘是兒科常見的一種慢性氣道疾病, 對患兒身心健康極為不利。目前, 對哮喘尚無有效治愈方法, 治療首選是霧化吸入治療, 該療法能使藥液直達患兒氣道并產生藥效, 確保氣道黏膜濕潤, 發揮消炎、平喘、改善通氣等作用, 從而改善患兒氣促、喘息等癥狀;另外霧化吸入所需藥量小, 不良反應少, 起效快, 因此有使用方便、安全、費用低等優勢[4-6]。
然而, 常規霧化吸入治療忽略此過程的護理干預, 因此影響療效。
因患兒年齡小、對霧化吸入治療配合程度較低及家長操作方法不當等因素往往會造成霧化吸入治療失敗[7, 8]。強化護理干預能提高患兒對霧化吸入的配合度, 并能指導其家長正確的霧化吸入方法;通過強化護理干預, 能確保患兒及其家長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注意事項, 糾正不正當的操作方法, 采用合適體位, 確保藥物的足量吸入, 從而提高療效[9, 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強化組患兒接受霧化吸入治療的強化護理干預后, 喘息癥狀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2.186, P<0.05)。強化組霧化治療意愿、舒適度評分分別為(4.71±0.52)、(4.22±0.57)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3.78±0.59)、(3.44±0.65)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化組氣道阻力、肺彈性阻力小于常規組, 哮鳴音消失時間、氣促減輕時間短于常規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強化霧化吸入護理能有效改善患兒的癥狀, 提高患兒舒適度, 使患兒能較積極配合治療, 縮短癥狀改善的時間, 有著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 強化霧化吸入治療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兒的舒適度, 改善其臨床癥狀, 促進疾病好轉。
參考文獻
[1] 焦東凌, 蔣思瓊, 孫靜雯. 呼吸道吸入療法強化護理干預對哮喘兒童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代醫學, 2015, 43(4):510-512.
[2] 劉敏捷, 鐘瀟, 雍彩霞. 強化護理在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激素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 12(18):2777-2779.
[3] 樊秀枝, 唐華柳, 陳瓊星. 綜合強化護理干預對哮喘急性發作期的護理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10):1371-1372.
[4] 馬桂芹. 強化護理對哮喘患兒激素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5):200-201.
[5] 鄒如華. 強化護理干預在壓縮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患兒中的臨床護理效果. 醫療裝備, 2018, 31(15):176-177.
[6] 賈云巧. 霧化吸入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治療舒適度及病情康復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7):116-117.
[7] 尤梅芬. 霧化吸入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治療舒適度及病情康復的影響.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23):116-117.
[8] 張文, 黃愛萍, 祁加娟. 基于PDCA循環的強化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的影響. 內科, 2018, 13(3):169-171.
[9] 王文明, 李雪梅, 蔡曉華, 等. 全程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4(9):30-32.
[10] 商麗莉, 李卉丹, 孫淑君. 護理干預對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及依從性的影響. 當代醫學, 2017(23):179.
[收稿日期: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