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頔 孟帥 胡寶華 鄧偉
摘? 要:太極拳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拳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不僅能夠起到防身作用,而且是一種有效的健身方式。大學生是國之棟梁,強健的體魄和積極的心態缺一不可。因此,將太極拳引入高校逐漸成為一種趨勢,這樣不僅能有效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健身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能夠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關鍵詞:高校? 太極拳? 大學生? 健身行為? 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G852.1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c)-0229-02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是我國古代仁人志士強健體魄的重要方式。太極拳作為武術的一種,以傳統儒、道哲學中的“陰陽”“太極”理論為核心,是一種剛柔并濟的拳術。大學生畢業之后主要從事腦力勞動,而大學期間腦力活動和體力運動的失衡會導致許多大學生身心疲憊。太極拳運動對時間和空間要求不高,可以有效解決日常學習和鍛煉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因此是高校引進運動項目的不二選擇。
1? 當代大學生健身現狀分析
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其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雖然素質教育已在我國廣泛普及,但體育鍛煉仍然被很多學校忽視,尤其是大學階段。大學生相比較中學生來說,除了要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還要參加社團活動,豐富實踐經驗,因此留給鍛煉的時間少之又少,身體素質急劇下降[1]。另一方面,許多高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夠重視,學校的鍛煉場地有限,設施陳舊,體育課課時較少,不能很好地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主觀方面的,許多大學生只關注學習成績,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夠了解,而且健身意識淡薄,閑暇時間寧愿追劇、玩游戲,也不愿抽出時間進行鍛煉,這樣長時間久坐,容易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2? 高校開展太極拳運動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大學生深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
太極拳起源于元朝末年,它融合了易學、中醫等的核心思想,形成了陰陽開合、剛柔并濟的陳氏太極拳[2]。之后由于長期的流傳演變,逐步形成多種派別,常見的流派有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和武氏太極拳等,各派之間既相互傳承,又各有特點。太極拳因其拳法變幻莫測、虛實相間,又以中國古代“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而被命名。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我國古代辯證理論和武術、易學、中醫經絡學的完美融合,集修身養性、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競技對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一種蘊含著開放、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具有凝神靜氣的效果,非常符合東方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對個體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大學生作為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有責任也有義務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體會其中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
2.2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終身健身意識
近年來,我國發展迅速,人們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生活壓力、就業壓力、工作壓力、升學壓力等,嚴重阻礙身心健康發展。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尤其要多關注自身健康問題,樹立良好的健身意識。各大高校也應將培養學生健身意識當做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予以重視,這樣不僅能為他們在校學習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更能為他們以后步入社會提供健康的體魄和積極的心態。太極拳動作緩慢、輕柔、簡單易學,不受時間、空間、設施、年齡、性別等因素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開展練習,而且安全系數高,不易受傷,在大學校園內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大學生通過在校學習,能夠熟練掌握太極拳的拳法和套路,即使以后步入社會,仍然能夠利用太極拳強身健體,陶冶情操,放松身心[4]。
3? 太極拳對大學生健身行為的影響
3.1 對體質健康的影響
練習太極拳時要排除雜念,凝心靜氣,放松身心,而且對大腦的協調功能和身體的平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通過體內各個器官有序工作,協調配合,使個體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活躍。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很好地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敏度,而且能夠緩解疲勞,避免一些大學生因壓力過大而神經過度緊張。
練習太極拳需要用到腹式呼吸,增加了腹部肌肉的運動幅度,腸、胃等器官也跟著一起運動,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消化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胃腸蠕動,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大學生若能堅持練習太極拳,能夠有效改善久坐形成的消化不良問題,增進食欲,達到增強體質的效果[5]。
太極拳以四肢運動為主,尤其是下肢運動,長期堅持練習,不僅能夠使腿部力量增強,而且能夠增加柔韌性和靈敏度。大學生仍然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練習太極拳能夠通過肌肉收縮帶動全身骨骼拉升,加強血液循環的同時,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起到強健體魄的作用。
3.2 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活雖然豐富多彩,但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學習壓力、情感困惑、社交障礙等等,時刻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他們常常出現情緒低落、緊張不安、心浮氣躁的狀況,更有甚者還存在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心理異常的情況。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引起我們足夠多的重視。練習太極拳講究平心靜氣,聚精會神,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情緒的穩定,而且能夠使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心無雜念,從而使內心歸于平靜。
4? 積極倡導高校開展太極拳運動
高校的體育教育,不能僅僅立足當下,更要放眼未來,充分考慮到大學生畢業后的健身需求和現實情況,促進健身持續性發展。高校體育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刻領會太極拳的核心和精髓,使他們掌握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和手段,并養成終身健身意識,為他們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高校普及太極拳運動,首先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一定的宣傳手段,將太極拳的特點和保健作用傳達給學生[6]。可以通過張貼海報的方式,將太極拳的動作要領和姿勢要求直觀地公布于學校的宣傳欄內,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定時播放有關太極拳的文化傳統和相關知識理論。運用太極拳進行健身的意識在校園內普及之后,還必須對其進行鞏固和加強。學校可以不定期地邀請在傳統武術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或學者進行專題講座,從傳統武術文化內涵到它的健身作用進行多方面詮釋。還可以在校園內組織大型太極拳表演活動,讓大學生在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內感受太極拳的魅力,從而喜歡上太極拳這項運動,自覺主動地養成健身的良好習慣。
5? 結語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太極拳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非常符合人類個體發展的生理特征和規律。在高校引入太極拳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使他們養成終身健身意識,而且能夠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為了無數國家棟梁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太極拳有必要在我國高校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 劉永先.高校太極拳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赤子,2019(3):73.
[2] 李福祥.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研究[J].環球市場,2018(33):237.
[3] 高里程.普通高校簡化太極拳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6):173-174.
[4] 張斌南,宋紹鵬.淺談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困境及對策[J].體育時空,2018(24):26.
[5] 商楊.高校太極拳教學中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8(32):178-179.
[6] 劉春霞,劉浩.基于文化傳播和教學層面的高校太極拳開展現狀調查研究[J].武術研究,2019,4(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