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大平 懷化學院風景園林學院
湘西苗族手工木雕的形成主要是受其地理環境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其木雕制作工藝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儺戲面具木雕、建筑裝飾、家具及案頭擺設和各種實用工藝品,湘西木雕造型沉著古樸、簡略概括,神態生動、夸張、個性鮮明,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湘西木雕注重形寫實、意寫事的藝術手法,每件作品均充分體現了工與美的綜合能力。湘西木雕可以說是無所不雕, 作品題材非常豐富、類型多樣、雕刻技藝精湛。苗族手工木雕通過構思與組合,完美地展現了“意境”或“神韻”。“技”與“藝”巧妙地融合在木雕畫面中,使其達到畫面和諧、造型精致、雕刻精美的完美結合,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藝術效果。
湘西苗族手工木雕的制作流程,一般來說要經過選料、定形、打坯定格、精雕、細刻、修光、打磨、上底色、描彩繪、刷油漆、栽胡須等十二道工序。主要有六個方面的構成,一是粗坯的雕刻,所有的木雕作品都是以粗坯為基礎開始逐步進入下一個環節,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造型,完成初步的外輪廓與內輪廓,粗坯以層次、動勢,比例、重心穩定和整體感強為標準。雕刻過程由表及里、由上到下、從前到后、由淺入深,層層向內推進。二是細節深入,根據作品的構思和材料的形態,采用各種型號的刀具和不同的技法來完成作品。做到造型逼真、神態生動、個性鮮明突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三是作品的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去修表面的刀痕鑿垢,多采用細密刀法,力求把各部分的細枝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以達到作品表面細致完美的目的。四是打磨,用粗細不同的各種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的表面,為后續著色做準備。五是著色,湘西手工木雕有多色彩和單色彩、涂彩和貼金等裝飾方法, 以加強和豐富材料質感美及作品的形式美。六是打蠟上光,目的是使作品錦上生輝,亮而不俗。最后根據不同的作品需要配備其他附屬件,以烘托主體思想和內容形式,賦予木雕新的生命,使其擁有質感、韻味、視覺等方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好工具是優秀工藝作品的首要前提。手工雕刻者尤其重視選擇適合于雕刻對象的工具,適用的雕刻工具可使雕刻者自如發揮其精湛技法和高超的技巧,熟練掌握工具不僅是打造藝術精品的基礎,還是提高效率,完整體現設計理念的條件。
湘西地區手工雕刻工具通常分為鑿活、鏟活、修活和輔助四類工具。(1)鑿活類:平鑿,制粗坯過程中用于鑿刻直線或規則的圖樣,此外,還用于剔除口小里大的槽內之物;圓鑿,有正反口之分,制粗坯過程中用于處理凹凸不平的圖案、曲線和不規則的圖樣。(2)鏟活類:平鏟,用于修整平地表面與花活之間的毛刺;圓鏟,用于修整弧形截面的曲線型紋樣,使其光潔潤滑;溜鉤,主要用于表現葉子表面的經脈,龍鳳的毛發、水紋等雕刻紋樣;刮刀,分為平刀或異型兩種,用于修整雕刻部件的表面,使其光滑。(3)修活類:馬牙銼,用途同耪刨,用于線的根部處理;木銼,有光木銼、尖木銼、三角銼、劍銼和板銼五種,其中光木銼、尖木銼主要用于修整較小的齒痕,而三角銼、劍銼、板銼主要用于銼磨大鋸齒。(4)輔助類:夾子,主要用于固定雕刻部件。木槌,主要在制粗坯過程中,用作捶擊圓鑿、平鑿的工具;鋼絲鋸,主要用于透雕的紋樣內輪廓的制作,如制作苗儺面具的工具,一般都是根據個人習慣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一組工具組合:有平板鑿、半圓弧鑿、指甲弧鑿、錐底鑿、斜刀、挖刀(鑿)、斧頭、鋸子、錐子、剪子、瓷片、水磨砂紙等[1]。
木雕現代雕刻工具常用的有單功能電動工具,如電刨、曲線鋸、電圓鋸、砂磨機具及小型雕刻機具等。多功能雕刻工具有激光電動雕刻及集信息技術、數控技術于一體的信息化雕刻工具,如平面電腦雕刻機,是由計算機、雕刻機控制器和雕刻機主機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計算機內配置的專用雕刻軟件進行設計和排版,并由計算機把設計與排版的信息自動傳送至雕刻機控制器中,再由控制器把這些信息轉化成能驅動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的帶有功率的信號(脈沖串),控制雕刻機主機產生X、Y、Z三軸的雕刻走刀路基徑。同時,雕刻機上的高速旋轉雕刻頭,通過按加工材質配置的刀具,對固定于主機工作臺上的加工材料進行切削,即可雕刻出在計算機中設計的各種平面或立體的浮雕圖形及文字,實現雕刻自動化作業。程序控制的自動化機床有:CNC雕刻機、三工序木門雕刻機、雙工序木門雕刻機、四工序木門雕刻機、直銷多頭多位雕刻機、電木銑木工雕刻機等。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通過計算機將其譯碼,從而使機床執行規定好了的動作,通過刀具切削將毛坯料加工成半成品零件。激光雕刻是通過激光束的光能導致表層物質的化學物理變化而刻出痕跡,或者是通過光能燒掉部分物質,顯出所需刻蝕的圖形、文字;按照雕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點陣雕刻和矢量切割。
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鋸片和刀類: 鋸片有雙剪機、裁板機、平臺鋸、立軸機、吊鋸、縱鋸、自動雙剪機、自動封邊機等,主要用于部件進行切齊、定寬、修邊、開口、開小線、截頭等加工。雕刻刀有:平底刀,又叫柱刀,依靠側刃進行雕刻,底刃可用于平面修光,還能用于銑平面、曲面粗雕刻、區域粗雕刻、輪廓切割等。球頭刀,球刀的切削刃呈圓弧狀,使木雕切削平穩、受力均勻,因而在雕刻工作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半球體形狀,常適用于一些曲面的精雕和半精雕工作。牛鼻刀, 結合球刀與柱刀于一體,不僅可以進行曲面雕刻而且還可以銑平面。錐度平底刀又稱錐刀,廣泛運用于雕刻行業。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于精修一些小平面。錐刀由于自身的側刃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使雕刻以后會在木雕上留下傾斜的側面。錐刀在構造上的特點可以使其實現雕刻行業特有的三維清角效果,主要用于單線、投影、圖像灰度雕刻以及區域精粗雕刻和三維清角等。錐度球頭刀, 簡稱錐球刀。錐球刀是錐刀和球刀的混合體,可以雕刻比較精細的曲面;錐球刀常用于浮雕曲面雕刻、投影雕刻、圖像浮雕雕刻等;錐度牛鼻刀是錐刀和牛鼻刀的混合體,雕銑比較精細的曲面,所以錐度牛鼻刀常用于浮雕曲面雕刻;大頭刀,實質為頭部錐角較大的錐刀,主要用于三維清角;鉆孔刀具,主要用于各式打孔機、刻花機上,對部件進行打孔作業[2]。
木雕是一門非常深奧的藝術,不單單是簡單地雕與刻,從中國木雕遺存的每一件雕刻作品中我們都能感知其文化寓意和工藝美感,這是純手工雕刻賦予木雕品的新生命和靈魂,熟練的雕刻者往往根據材料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刀法來處理,非常靈活而且變化多樣,手工雕刻特別注重細節的精雕細刻,工藝手法呈現出刀法流暢、刻刀清秀。無論電腦雕刻如何精細也無法達到木雕匠人的流暢刀法和刀跡清秀。機器雕刻是按程序進行走刀,無法做到變化和流暢,很多細節電腦雕刻都是模糊的。兩者之間區別重點觀察以下幾點,一是用刀手法的觀察。手工雕刻作品基本是斜刀多,直刀少用,平面會留下行刀痕跡,并且刀痕表現較為突出。機器雕刻是采用豎針刀方式,斜刀與直刀是一個觀察點,細心觀察就能區別機器工藝與手工雕刻的差別。二是根據成品的形態來判斷。手工雕刻精致并富有創造性,線條呈現多種多樣、變化多端。線條分為曲線和直線,直線給人以鏗鏘有力、品質端正的感覺,而曲線給人以順滑暢美、飄逸柔美的感覺。而且手工雕刻手法靈活多樣,所展現出來的是一幅栩栩如生、張力十足的畫面,無論是人物還是花鳥,都充滿著動感和生命力。機器雕刻以電腦描圖輔件描繪原作,圖形生成后由自動雕刻機輸出,線條長短、粗細、凹凸大小都是工整一致的,看上去沒有多少變化和不同。一般情況下,機器雕刻技術只適于平面上做精度有限的浮雕、透雕,無法做到立體圓雕和“穿枝過梗”的多層透雕,所以機器雕刻看上去畫面會顯得呆板而生氣不足。三是用觸摸感知。由于受機器雕刻工藝所限,雕刻的線條紋理平滑而淺顯,效果橫平豎直,深淺一致,顯得非常規矩,鏤空處的立墻面則是直上直下,觸感較為平面化,欠缺玲瓏浮凸的手感。所能體現的只是略顯呆滯感以及模糊不清的面部神態表情,而手工浮雕的手法則比較靈活,能夠以形造勢,隨形起伏,線條舒展,深淺不一,摸上去充滿深淺有致、凹凸不平之感。整體畫面充滿立體效果,尤其在雕刻形態不太規則的物體,如樹干、樹根時,優勢更加明顯。
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技與藝會不斷被用于湘西木雕的制作中,必然促進兩者雕刻藝術的提升,人工雕刻所具有的靈活性和雕刻精度也會體現在人工智能雕刻的木雕中,機雕的優勢也會逐漸體現出來,作品在藝術效果上也能達到常人無法分辨的地步,同時兩者的互動也會促使行業迅速優勝劣汰。總之,無論機器雕刻工藝和手工雕刻技術都會在發展中得到進一步完善。只要作品具備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都會得到市場認可和行家及收藏者們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