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山區育豐小學,黑龍江雙鴨山155132
《給予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個主題單元“獻出我們的愛”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在圣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這個動人的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愛的思想、美的情感。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本文故事情節簡單,學生容易讀懂,關鍵是閱讀故事的同時,仔細品讀金吉婭對媽媽說的話,體會她豐富的內心情感,從而喚醒學生心中的愛。
(1)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重點語句中學會如何體會、感受、體驗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3)從課文中體會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懂得如何去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是本文教學難點。
(1)本文的教學將采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2)為學生創設聽、說、寫的機會,從而感受語言學習的魅力。
(1)這節課,我們將再一次走進《給予樹》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一份最可貴的真情與感動。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1)小女孩有個什么愿望呢?我們打開她的心愿卡看一看。
(2)出示:我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給我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讀一讀,在這份心愿卡里,你聽出了什么?哦,你聽出了一顆期盼已久的心,你真是小女孩的知己!讓我們一起讀出小女孩這種日思夜盼的心情。
(3)在你們的朗讀里,我聽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這個圣誕節,如果能得到一個洋娃娃,她一定會欣喜萬分。后來,她真的如愿以償了,知道是誰幫助她的嗎?
(4)金吉婭是誰呀?她的好朋友嗎?不是,你是從課文哪個詞語知道的?板書:陌生,什么意思?(不熟悉)金吉婭不熟悉小女孩的哪些事情呢?我們來讀讀這段話。
出示:后來,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從這段話中,你又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評:你們真是一些特別會讀書的孩子!從你們的理解中,我感受到金吉婭和小女孩真的是陌生的。可正是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女孩,金吉婭都能送她洋娃娃,幫助她如愿以償。這個圣誕節,她送給小女孩的僅僅是洋娃娃嗎?
是呀,洋娃娃里傳遞的還有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板書)
(5)就讓我們用聲音來表達對這份善良的贊賞。出示:這個圣誕節,金吉婭不但送給這個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還送給她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6)金吉婭能把洋娃娃送給一個完全陌生的女孩,那她一定很富有吧?不是,你從課文哪幾個小節知道?同桌合作讀1—2 小節,圈一圈哪些詞語能看出金吉婭不富有?
“并不寬裕”什么意思?就是不富有,家里條件不好,還有哪些詞能看出金吉婭的家里并不寬裕?
評:你真了不起!能從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一百美元、五個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禮物這幾個平常的數字中感悟到金吉婭家庭的貧困。
可正是這個自已也不寬裕的金吉婭,卻能送給一個完全陌生的女孩洋娃娃,幫助她如愿以償。讓我們再一次通過朗讀,送去我們對這份愛心的感動!
(1)面對金吉婭的舉動,如果你是她媽媽,此時,你會是什么心情?帶上你的感受,讀一讀。
(2)作為金吉婭的哥哥和姐姐,你的心情又怎樣呢?把你的感情送到句子中讀一讀。
[設計目的:朗讀是培養語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朗讀不是簡單的把文字轉換成聲音,要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而這種情來自于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一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金吉婭,用她最樸實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有扎根在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土壤里,這棵給予樹才會長得更加枝繁葉茂!才會把更多的快樂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收到了禮物,小女孩的臉上露出了快樂、幸福的笑臉,此時,她心中有千言萬語,讓我們把它化成對金吉婭深深地祝福和感謝吧!替那個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也可以寫你自己對曾幫助過你的人的那份感激之情。
[設計目的: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為文本中陌生女孩寫“愛心卡”,從而給“愛”賦于新的生命。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