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岡市第十中學,湖南邵陽 422400
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高中地理知識涉略較為廣泛,包括:天文、自然、數理等領域。課堂教學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秉持全新的教學理念,實施有效課堂教學,使高中學生在不同維度進行知識學習。鑒于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急需教師進行創新教學實踐探究,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能夠使學生了解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幫助學生直觀的進行高中地理知識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高中地理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具引入先進的教學素材包括視頻、Flash 動畫、音頻、圖文等等,讓學生對晦澀的地理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1]。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的相關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具展示宇宙的直觀圖,通過星系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宇宙的浩渺,通過尋找地球在星系中的位置來讓學生熟悉宇宙環境知識;在學習環繞在地球周邊衛星的相關知識中,為了讓學生了解衛星的作用和普及全球定位系統知識,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教具的Flash 動畫演示衛星的運動軌跡,生動形象的模擬衛星環繞地球的運動,還可以播放警察利用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抓捕恐怖分子的相關影視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教師還可以在衛星地圖中找到學校所處位置,讓學生感受定位系統為生活帶來的便利,為接下來的知識教育做好鋪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地理的實驗教學是對地理現象進行過程演示,通過進行實驗來探究地理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的地理文化素養形成[2]。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氣環境》的相關知識教學為例。教師為了讓學生具體的了解對流層天氣現象的形成原因,利用地理實驗器材,開展演示實驗教學,將學生心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活泛化。首先,在燒杯中倒入三分之二刻度的水,將裝有水的燒杯放置在石棉網上;然后,在石棉網下點燃酒精燈,讓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水達到沸點沸騰后產生水蒸氣,將一片玻璃放置在燒杯上空;最后,讓學生觀察玻璃的變化,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直觀的觀察到玻璃上凝結出的水霧變成水滴,明白了大氣中氣流的上升和溫度的降低會導致水汽凝結,出現對流層天氣現象——云雨,教師通過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生動形象的向學生展示了地理中復雜多變的大氣環境。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的集中注意力進行知識學習,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被大限度地發揮,教師也能更好的展開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水循環和洋流》的相關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開展課堂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發掘學生身上學習的潛力,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知識點競爭搶答活動,設置不同寒暖流流動方向、水循環的意義、不同大洲的洋流分布等有關知識的題目,并適當設置其他方面的地理常識知識題目,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具隨機出示題目,讓學生舉手搶答,回答正確進行加分,回答錯誤進行扣分,學生踴躍的參加競爭,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競爭學習氛圍,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深化了學生的地理知識理解。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進行活動總結,對得分最高的同學授予“地理天才”的榮譽稱號,鼓勵得分不理想的同學再接再厲,對學生錯誤率較高的問題進行統一講解,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目標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的教學評價,通過教學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學習的強項和弱項。受到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地理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往往會拘泥于試卷分數,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和學習進步容易被教師忽視,雖然分數能夠直觀的體現學生的學習質量,但不能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滯后的教學評價制度需要教師進行改善。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地理教育需要教師結合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教學、開展地理實驗教學、設計地理教學活動、不斷改善教學評價制度等有效的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體系,全面促進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推動高中地理教育事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