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第二小學校幼兒園,吉林敦化 133700
在幼兒時期,家長和學校就要注意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健康是從事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注重幼兒的健康培育,體操活動能夠集幼兒的健身、審美、想象、創作為一體,籃球操也逐漸成為幼兒健康領域的新興運動。下文為筆者分析。
在幼兒園的球類運動中,籃球這一項運動深受幼兒喜愛,但是在運動時,教師也要注意幼兒的運動量適量。這里的運動適量包括幼兒在籃球操中拍球時長的適量以及背景音樂時長的適量。在幼兒進行籃球操的過程中,有研究表明拍球動作占據整個活動的30%是幼兒興致最高的時候[1]。動作過多或者過少都會讓幼兒產生消極心態。另外,還要合理控制籃球操的時長,這樣才能讓籃球操達到最積極的效果。經過筆者探索,得出一個數據,大班幼兒的身體發展以及生活經驗相對于小、中班的幼兒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小班的籃球操運動中,維持三分鐘是最合適的時長,中班四分鐘即可,大班的幼兒四分半是最佳的一個運動時長。在教師進行動作編排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動作,做到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幼兒的合作指的是幼兒在生活、游戲以及學習中,可以主動配合、明確分工、協調關系、協商解決問題的合作關系,以達到活動在每個人的配合中順利進行的目的。籃球操的運動讓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得到鍛煉的同時,還能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明白在團隊中堅持的重要性。幼兒終會有一天長大成人,要在社會上立足,這就要求幼兒在幼兒園時就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將自己與集體相融合,所以,在進行籃球操的編排設計時,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需要團體合作才能完成的動作。例如,籃球操中動作隊形的變換,孩子們在這些動作的鍛煉下,能夠更好地明白團隊是一個整體,在整體中每個人的力量都是至關重要的。當幼兒能夠順利完成這些動作時,他們會從中感受到團隊自豪感,從而由衷地愛上這項運動,形成良好的品質。
籃球操往往是伴隨著音樂進行的,音樂對兒童的活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幼兒通常對音樂有極強的節奏感,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籃球操的時候,選擇的音樂最好是節奏鮮明、旋律歡快的,同時,在節奏上還要具有變化,快慢分明。這樣,在幼兒聽到音樂時,就會不自覺地產生想要運動的感覺。配以合適的音樂,有助于鍛煉幼兒對時間、空間、運動直覺以及手眼協調發展、想象力的發展,籃球操的背景音樂盡量選用幼兒能夠聽清歌詞的音樂,防止在運動過程中幼兒過于沉迷歌詞的現象[2]。另外,教師平時要多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在幼兒喜歡的事物基礎上創設動作,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較為游戲化的動作。在幼兒的動作發展過程中,會包括很多的肌肉動作以及更為精細的動作,籃球操就可以滿足幼兒的這些需求,籃球操作為體操的一種形式,涵蓋跑、跳、傳球、運球、投球等動作,這會讓幼兒的手指靈活性得到鍛煉,極大地引發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類似球類運動中能產生自主學習的心態。
幼兒正處于一個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幼兒的身心狀態有著極強的不穩定性和可塑性。基于幼兒的身心特點、年齡特點,在教師編排籃球操的時候,要對籃球操的時長、強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考慮帶幼兒實際身體發展的狀況下,編排能讓用幼兒身體得到全面發展的動作[3]。幼兒籃球操的練習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身體動作,并需要與同伴進行合作完成,這讓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得到鍛煉,更好地發展體能,提升身體素質,促進幼兒更健康地成長。在內容上,要考慮到幼兒身體的各個部分(上肢、下肢、頸部、腰部、腹背等),所以這就要求籃球操的編排必須科學合理,考慮到身體的全面性,合理連接,循序漸進,蘊含籃球技能于其中,讓幼兒的運動強度適合的同時,也要符合運動負荷強度,做到對幼兒真正有益的發展。籃球操的運動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切記不可因為幼兒的一時成功或者一時失敗就停滯不前,對于基礎相對較弱的孩子,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包容和時間,在籃球操的編排過程中,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孩子們才能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教師合理設計籃球操,既能夠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的發展,又能夠提升幼兒的協調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編排合適動作,且運動適量,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應用合適的音樂,選取有趣的動作,來激發幼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