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紅
鶴崗市第二十一中學,黑龍江鶴崗 154101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風向標,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的以身作則、身正為范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每天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對學生影響最深,所以只有從自身做起,樹立威信,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拿最簡單的一件事情來說,要求學生儀表整潔,不穿奇裝異服,不戴首飾。這項要求看似簡單,然而對于現代社會物質的極大豐富,孩子們通過各種渠道對美有著強烈的追求,再加上某些學生受追星文化的影響模仿明星穿戴,因此對學校的要求是有抵觸的,這時班主任的個人形象就會起很大作用,如果老師本身日常的穿戴是樸素的,就會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也會給學生傳遞一種信息,校園內老師這樣的穿戴才是合理的。無需過多的告誡,身教勝于言教,學生會在這無聲的教育中明辨事非。
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學生如一盤散沙,凡事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沒有興趣。糾其原因,這樣的集體沒有形成共同的奮斗目標,也沒有為了目標共同努力的強大動力。樹立明確的目標,讓學生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共同的使命,喚醒學生達成目標的欲望,體會克服困難、不斷進步的喜悅,增強自尊心、自信心、集體榮譽感;樹立明確的目標,能在班集體中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思想氛圍,每一個個體都在這樣的氛圍推動下,不自覺地向集體目標看齊,尋找自身差距,從而達到個人進步、集體進步的效果。比如如果班級設立了每天都要讀書的學習目標,那么課余時間里學生們自發地閱讀或者三三兩兩地交流讀書體會就會成為班級的主流行為,個別做其他事情的學生慢慢會被這種氣氛感染,加入到讀書隊伍中來。實在有不愿意讀書的學生,在天長日久的耳濡目染中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主動地修正自己的行為,讀書的時間就會慢慢多起來。
任何一樣好的建議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堅持去實施,當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怎樣才能向著目標大步邁進呢?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全面的評價制度,使學生有章可循,對照自己的行為逐步完善。制度在制定時應該事無巨細,具有可操作性,全方位地規范學生的各種言行。從行為禮儀到文明語言,從學習習慣到勞動紀律,希望學生做到的,都在制度里一一體現,這樣學生會有統一的標盡衡量自己的行為,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需要修正,天長日久良好的氛圍就這樣形成了。比如為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學習,我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1、課前預習。2、帶齊學習用具。3、坐姿端正、精神飽滿。4、上課不隨便喝水、吃零食,課前上好廁所。5、保持桌面、地面整潔、干凈。6、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同桌互相監督,每節課舉手發言不得少于規定次數。7、回答問題聲音洪亮,語句通順。8、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并能做適當補充。9、積極參與小組交流討論。10、動腦思考,樂于提問題。11、老師講課時不經允許不隨便插話。12、遵守紀律,不隨便說話,不搞小動作。13、獨立完成自習內容,不抄襲。14、課后能主動總結梳理所學知識,及時復習。這些規定看似繁瑣,然而學生在一節課上所能遇到的情況幾乎都能涵蓋,每個細節都有相應的規定與之對應,使得學生有章可循,課上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目了然,對于判斷學生聽課狀態的優劣操作性強,只要逐條去對照,就會立判高下。沒有完成相應規定的孩子,聽課狀態可想而知,可以要求孩子對照規定逐條改善。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規定之外設立獎懲制定,獎懲分明的做法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判斷,受獎勵學生會成為大家的榜樣,向榜樣學習的同時,便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養成更好的上課習慣。
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利于學生提高興趣,具有育人導向的功能。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鍛煉了與人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這種互動極大地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也體味到處理事情帶來的樂趣。
其次,學生在各項形式新穎的活動中親身參與、體驗、感受,有助于磨練意志,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并能有效地明辨是非,在自我管理與團隊協作的碰撞中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形成認真負責、敢于擔當的好品質。
另外,大多數活動涉獵廣泛,背后蘊含豐富的知識,學生參與其中會接觸到很多新鮮事物,開闊視野,增大與社會領域接觸面,從而最大程度感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發展,從而激發學習熱情,重塑學習信心。
總之,一個集體只有更具凝聚力才會更團結,更積極,更向上。以上是我在實際工作中的點滴心得體會,我將繼續帶著滿腔的熱忱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努力建設一個團結和諧、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