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雞東縣平陽鎮前衛學校,黑龍江雞西 158211
傳統教師背景下任課教師往往將課外讀物當做輔助教學工作,在作文教學期間并未過多涉及,但是新課改明確指出課外閱讀的積極意義,因此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當中。現階段課外閱讀已經成為了小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幫助學生整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知識與課外知識,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習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獲取更多寫作素材,還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及學習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課外閱讀材料內容十分豐富,學生能夠依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課外閱讀資料,教師也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具有針對性為其選擇課外讀物,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興趣將被充分激發,并且也能夠從中獲取更多寫作素材,有利于學生正確寫作意識的培養。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盡量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與興趣愛好選擇課外讀物,從而促進低年級學生想象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如可以為學生選擇《今年你七歲》這一課外書籍,其中故事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其中溫馨、質樸的氣氛能夠使學生很快融入到其中,與此同時學生能夠理解文中一些妙趣橫生的內容,從而自主聯想,這個時候開展寫作活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寫作意識的提升。
而對于高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具備較強的模仿意識,與此同時對于寫作也具備一定感悟,因此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課外閱讀,充分培養學生的仿寫能力,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昆蟲記》一文,這樣學生能夠從閱讀中滿足自身好奇心,并且也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文字中一些美好的自然畫面以及有趣的昆蟲生活,能夠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學生將其中注意力在課外閱讀上,充分汲取其中的知識。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找出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并且對其進行仿寫,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自我寫作能力的培養,還加深了學生對一些妙趣句子的印象,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為學生長期學習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1]。
豐富的寫作素材積累是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關鍵點,課內教學資源往往是具有深意的,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課外閱讀書籍一般來源于生活,因此學生能夠更快的接受并理解其中內容。學生在閱讀期間能夠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自身知識,并且實現為寫作提供源源動力,對于一些具備欣賞能力的學生來說,他們會將好的鍛煉、句子或詞語摘抄下來,并且在寫作中有效的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增添作文魅力。如在《飛翔的聲音》這一課外書籍閱讀期間,學生就能夠發現很多優美的句子和詞語,通過多次閱讀學生的情操將得以熏陶,并且自動將作品中一些詞句納入到寫作素材當中。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心理特征與教學內容,綜合選擇課外閱讀材料,即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童話類讀物,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散文、十個類讀物,從而保障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如學生在閱讀《海底兩萬里》這樣的童話故事類課外作品過程中,他們將看到一個全新的奇妙世界,好像自己也跟隨著阿龍納斯完成了旅行,海底的優美景象讓人不禁想要沉醉在其中,但是也有險象叢生的奇遇,從而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想象力將得到進一步培養[2]。
要培養與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不僅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寫作意識與封堵的寫作素材,與此同時還應掌握基本語言表達技巧,這樣才能夠寫出更加打動人心的作品,因此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應對課外讀物進行深度剖析,感悟其中用詞的精妙之處,并且將這些以自己的方式添加到寫作當中,從而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如在《草房子》這一課外作品具有文本結構獨特、新穎的特點,并且其寫作風格莊重不失諧趣,因此學生可以對上述內容進行借鑒,掌握風景描寫的技巧,從而在自身寫作過程中更熟練的描繪情境氛圍,這樣能夠增添文章美感,從而實現寫作技巧的升華,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在新時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想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那么任課教師就應在課內閱讀基礎上進行拓展,為學生合理選擇與推薦課外閱讀作品,從而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寫作意識與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