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卓瑪
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朱拉鄉中心小學,西藏林芝 850300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沒有一定的耐力和自主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一步步的進行引導,但是從語文的課堂來看,教師更多的是幫助學生進行選擇,完全是按照教材內容來進行備課,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意識,學生對于語文的整體興趣并不是很高,這也是由于教師沒有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沒有構建和諧的課堂環境,學生總是被動的吸收一些知識,沒有對其進行深刻的理解,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對語文抱有一定的逃避心理。
在新課改的基礎上,部分教師在語文的教學上仍然使用傳統的方法,教師將教學進度作為主要指標,沒有實現在方法和模式上的創新,沒有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此外,有些教師更像是完成自己的任務,沒有體現出專業教師的素養,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榜樣,課堂教學的單一性也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學生找不到語文中的重點,也是對自身個性化發展的一種限制。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思想下建立起來的一種授課方式,它是教學方法展開的前提,實現對課堂的有效規劃。在新課改下,它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從學生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以及理論依據進行了完善,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中的核心內容,它決定了教學模式的功能,需要以此來進行具體的設計。此外,教學模式確定后,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操作程序,并且考慮到具體的教學條件,從綜合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它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就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它需要在不同的教材內容上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字詞能力的考察、寫作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計劃。其次,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它是教學現實與教學理論的結合,需要從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優化,有一套完整的結構體系。此外,教學模式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與學生特點進行更新。教學模式就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只有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實現課堂上的雙向互動,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提出,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為了促進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果想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進,教師需要對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優化,實現它的靈活發展。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習慣性的規定學生的課程安排及學習進度,但是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該強化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性,與學生加強互動和交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課堂模式的設計。首先,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也可以對教師提出質疑,教師應該構建一個民主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可以大膽假設,并且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加深記憶能力,增強主動性。
在時代的發展下,教師可以充分借助計算機等相關技術的幫助,在課堂上進入動畫、圖片等不用的課件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語文課堂的沉悶。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幫助學生創造更真實的學習空間,不僅僅是在語文教材上的學習,還可以實現資源上的拓展,教師可以將所學的內容完整的表述在課件中,并且通過各種圖片的插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媒體的應用過程中,要注意它的教育意義,不要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
綜上所述,新課改是時代發展下對教育的一種優化,從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來說,教師應該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學方法以及學生主動性等方面,明確新課改下對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新要求,同時在此基礎上,改變現有的課堂方法,創新學生的思維模式,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