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紅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旅游文化產品的需求廣闊。但是,產品開發現狀與市場需求之間卻有著一定的供需矛盾,產品開發出現問題,很難提供具有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導致其旅游文化產品開發現狀并不樂觀。
旅游市場空前火爆,使得旅游文化產品開發成為旅游產業關注的焦點。對旅游文化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主要是從功能需求、技術需求和外觀需求等幾個層面著手。其一,功能需求的分析上,大多數游客對于旅游文化產品方面并無明確需求,通常是以紀念性為主;其二,技術需求分析上,當前游客對于一些現代科技的產品需求并不十分強烈,并且以現代技術為核心的旅游產品文化內涵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其三,外觀需求。不同游客對于旅游文化產品的外觀需求不同。如兒童更傾向于外觀趣味性較強的旅游文化產品,女性更關注一些可愛的旅游文化產品。我國旅游市場廣闊,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產品多元、豐富,能夠滿足不同游客對于旅游產品的需求。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旅游文化產品的開發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當前旅游文化產品的開發現狀分析,主要是集中在開發問題層面,歸納和總結如下:其一,工藝粗糙,品質低劣。旅游市場的空前火爆,也使得旅游文化產品的質量有所下滑,最為明顯的則是一些手工藝制品,很難保質保量。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能夠帶給旅游產品市場短暫的繁榮局面,帶來更穩定的經濟收益,但游客的體驗感下降,也就基本喪失了潛在客戶群;其二,外觀美感缺失。為了盡快的占領旅游文化產品市場,一些缺乏美觀的旅游產品不斷出現,嚴重影響旅游文化產品的整體質量。這些產品一個最大的特征,則是產品本身與文化的硬性結合,缺乏美感;其三,脫離需求。旅游文化產品市場的豐富,看似繁榮,但卻嚴重脫離市場,以經濟收益為開發與設計為重點,缺乏實用性的產品,游客的購買欲逐漸下降;其四,千篇一律。旅游文化產品的設計創新,是其生存的根本之道。
游客在購買產品之后,則能夠觸景生情,身臨其境,感受到由產品本身所展現出的強大文化屬性,最終達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仿原生態。該旅游產品的設計理念,指的是通過“仿生”,將本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充分表現,以“原汁原味”來賦予旅游產品獨特的文化內涵。
從旅游產品的功能需求分析可以看到,用戶對于產品功能上,傾向于實用性功能為主,圍繞這一特點開發的旅游文化產品,必將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產品功能上的設計創新,從功能嫁接和技藝組合的方式著手。功能嫁接強調的是在旅游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將現代實用性功能產品與文化進行嫁接。這樣的旅游產品開發方式,既能夠滿足游客對于本地區文化的感受,也能夠感受到產品的實用性,一舉兩得。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帶給人們生活便捷的同時,也使得一些傳統的旅游文化產品開發受到影響。如何協調好旅游文化產品與技術之間的協調,十分關鍵。以材料替代為例,則可以被應用到旅游產品開發當中來。我國古代的發簪形態美觀,深受人們喜愛。在一些古都等旅游景點,發簪類的旅游產品可以采取材料替代的技術方式實現。比如將傳統古代的金玉珠寶等材料,使用黃銅和塑料進行替代,既能夠展現出發簪本身的美,也能夠節省成本,體現文化韻味。
旅游文化產品的外觀創新設計,既要滿足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也要保留傳統文化的符號底蘊。這就需要在開展旅游文化產品的過程中,高度關注本地區的傳統文化,吃透本地區的傳統文化,從而將文化與旅游產品外觀充分融合,既能夠展現出文化的內涵,也能夠賦予旅游產品特殊的觀賞屬性。如以兵馬俑為原型,開發旅游文化產品,設計兵馬俑公仔,既能夠展現出旅游產品的特殊觀賞屬性,賦予不同的色彩,也能夠展現出秦始皇陵兵馬俑所傳遞出的傳統文化內涵。旅游文化產品的外觀創新,既要固守傳統,也要大膽創新,以此來為旅游文化產品的價值展現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