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山西省高平市中等專業學校,山西 高平 048400)
在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中,其主要課程包含有會計電算化教學,這門課程的技術性與應用性都是比較強的,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對會計電算化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有一定掌握,還要求學生對于電算化操作技能能夠做到熟練操作。然而在實際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很多老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中對學生采取“滿堂灌”的教學,不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會計電算化應用性的培養[1],使得教學效率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礎在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再沿用傳統的提出概念、概念解釋、舉例說明等教學方法,而是將重點放在“任務”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要教學環節包含有任務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的總結回顧[2]。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老師要提前設計教學任務,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巧妙的把課堂知識包含在其中,學生能夠在任務完成的同時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學生在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中,其需要分析任務的特點,需要研究如何完成任務,把這兩點做好才能夠完成任務。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具體任務完美的結合起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進行培養,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仍然要運用“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3],能夠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展開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任務驅動教學法。
老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可利用教學資源,設計一套模擬帳,并將其定為教學的總任務,然后再將其進行細分,細分后的各個子任務都包含有學生需要學習掌握的基礎操作技能。每次課堂剛開始時,老師就告訴學生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比如說在“銀行對賬業務”這一塊,讓學生掌握“銀行對賬”的基礎操作步驟與有關理論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老師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求其在上課之前就需要用手工完成一次銀行對賬,自主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上課的時候要求學生自己處理銀行對賬業務,讓學生的具體任務和學習目標都能夠得到明確。
老師需要做好對學生的任務分析和指導工作。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在培養學生操作技能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中職老師能夠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上課之前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記錄下電算化的各個操作技能,并讓操作與理論知識點相對應,從而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操作。比如說在“銀行對賬業務”中,老師可以事先錄制好“銀行對賬初始化”與“銀行對賬”等視頻,上課時即可向學生播放視頻,并為學生講解銀行對賬的基本理論知識,指導學生在課后自己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加深該知識點的印象。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環節在于任務的實施,任務實施過程的好壞直接決定教學目標的完成與否。在實施任務時,老師將其注意力放在發展學生自主學習上,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視頻,再按照視頻所教內容自主完成電算化操作工作任務,比如完成“輸入或導入銀行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編制”等任務[4],保證學生可以做到教學任務的完成。學生在實施任務時,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先自己想想解決辦法,也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出解決辦法。老師在學生實施任務時,多注意學生的完成進度,并適當的提醒學生注意會計準則,在指導細節中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素養。若個別學生存在個別問題,老師可對其進行一對一指導。若較多學生存在同樣的問題,老師可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5]。實施任務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在過程中讓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得到明顯的加強。
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近些年發展的新型教學方法,其應用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因此中職教師要在教學時讓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點得到明顯的展示,并對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讓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讓學生能夠良好的掌握電算化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