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熒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銅鈸山小學,江西 上饒 334600)
雖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效率也非常低下。
一些語文教師在授課之前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也沒有充分的備課,這導致語文教師無法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掌握,在正式教學時他們無法將重難點內容對學生講解清楚,造成學生一節課下來收獲甚少,甚至有的學生完全不知道學習的主要核心,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而學生的語文知識增加不明顯。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中通常使用教師講授的單一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缺乏密切的交流和互動,即使學生存在疑問也無法反饋給教師,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并且,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特征的限制注意力有限,他們在這種不活躍的課堂氣氛下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去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也無法為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創造條件。
一些語文教師授課完畢之后沒有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和總結經驗,課下也沒有和同學交流,詢問他們課堂學習的難點,導致語文教師出現固化的教學流程,使得其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無法解決,阻礙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也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體驗。
教學目標是指導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教學的中心線,語文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優化教學目標。語文教師需要在正式上課之前就需要完善自己的教案,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細致分析以及對教學大綱的研究,尋找到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部分,從而在課堂重點講解,同時拓展學生的相關能力。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需要根據教學目標的引導,突出知識、情感、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學,一方面,語文教師通過細致的講解使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教學中重點內容,突破難以理解的部分;另一方面,語文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所學內容,體會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升華學習的主題,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實現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發展。
對于當前陳舊的教學觀念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情況不理想的情況,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變傳統課堂中唯成績論的的考核標準,然后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創設符合當前教學目標的教學情境,改善教學內容,使其形式多樣化,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并提升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進而提升語文學習的相關能力。此外需要充分結合當前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根據當前教學實際,適當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從而利用視頻,音頻以及圖片文字等的和諧組合來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極大提升,從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來說,除了教會學生的文化知識外,還需要在寫作和思考能力方面進行啟發式教學。這樣不僅需要完成知識教學任務,同時也需要在相關基礎能力的鋪墊上打好基礎。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傳統教學內容形式單一,知識死板,因此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基于此,首先要求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較強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緊密互動,采用角色互換的方式來實現有效的互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和互動中,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實現具有深度的學習過程。這樣不僅教會了學生相關的語文知識,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途徑,從而有助于學生的長遠教育。這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教師是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既是教學改革的實踐者,同時也是主導者,所以教師職業素質的高低對教學改革的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學校應該重視教師職業素質的培養,多組織一些有利于教改實現的活動,不斷為教師注入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技巧。另外學校也要在教學上投入更多的財力支持,為每個教室配備多媒體等教學輔助設備,將網絡上的語文知識引入到課堂中,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體制也都在不斷地做出調整。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各學校在語文教學方面也進行著大膽地嘗試。對于特殊兒童應給予特別的照顧,應從多方面考慮,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的美好和學習的樂趣。在小學教育中,語文的學習尤為重要,學習語文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素養,并且語文學習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