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恒 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學院
現階段,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對藝術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藝術設計專業已不再只局限于美術院校,國內大部分工科院校、綜合院校以及師范類院校中也均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這促使我國的藝術設計專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世界藝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統一的過程中,藝術設計已經成為重要的紐帶。大部分高校也開始積極探索藝術設計教學方法和模式,以期能夠推動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
目前,人才已經成為競爭的重要因素。高校為了全面提升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推動藝術設計專業長遠發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彰顯出辦學的特色性。形成獨特的、鮮明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重要,高校可以從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和專業方向兩個方面著手實施,以全面提升藝術設計專業的鮮明特色性。
藝術設計作為交叉性專業,其既涉及了藝術專業,又涵蓋了科學專業,因此,高校必須從課程設置及課程體系結構兩個方面來充分彰顯其特色。在公共課及理論課程方面,學校應該積極開設與科學、自然及人文等方面相關的課程,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平面設計專業為例,學校可以開設與市場及營銷相關的課程,包括廣告學、傳播學、市場營銷學、材料學及人機工程等。除了理論課程外,學校還可以通過積極邀請行業專業學者組織開展專業知識講座,從而對課堂教學模式起到有效的延伸和補充作用,為學校培養復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之間也應該積極開展交叉學科之間的交流和研討活動,實現交叉學科教學與專業教學之間教學目標的有機統一。
在專業課程方面,學校可以對部分傳統課程進行有效的優化和整合。例如,平面構成及圖案課兩門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但是,這兩門課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均存在諸多的相似之處。因此,學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整合為一門課程,不僅可以有效避免重復,而且還可以起到有效補充的作用,縮短教學課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時,學校還應該充分考慮時代發展的特色,積極探索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課程,如可以開設民間藝術設計研究、設計語言等全新的課程,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有效提升。
根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所有的設計專業均歸屬于藝術設計學科門類,因此,這就導致藝術設計覆蓋范圍非常廣泛。以平面設計專業為例,其又可以分為廣告、包裝及印刷品等專業。因此,對于普通高校而言,其在設立藝術設計方向時,應該要充分、全面地考慮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結合學校自身鮮明的優勢等實際情況,所設定的專業方向要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從而推動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進程。
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教學與實際存在嚴重脫離的現象,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達到相關的要求。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高校必須充分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從而構建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高校應該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加強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達成良好的合作協議,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到人才培養行列中,提高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所以,學校可以全面推行“雙師型”師資結構,邀請技術專家等作為學生的校外導師,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可以進校授課,從而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實踐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前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所謂教學與設計開發一體化發展,就是高校在開展藝術設計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從而全面打破傳統的封閉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所學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設計開發的各個過程和環節進行實踐。同時,學校應該積極組織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如帶領學生進入市場或者企業進行調研,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為藝術設計專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因此,高校必須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實現我國藝術設計教育與世界前沿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