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艷
(四川省威遠縣嚴陵中學,四川 威遠 642450)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情況對教學思路與方法進行改變與創新,為學生創造更加新穎的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要緊隨改革的步伐及時進行創新,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推行的主要目的。初中教師要充分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精髓,依據當前的教育形勢、社會環境、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總結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課改要求進行教學思路和方法的轉變。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新需要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時進行轉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不斷接收新的教學理念,并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然后,在充分掌握新的教學思想后,在實踐教學中將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在日常語文教學之中,做到理論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教學中觀察教學效果是否得到提升,同時也要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比如,在學習劉湛秋的《雨的四季》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習對該文進行朗讀,在學生的朗讀中感受文章中語言的文字美,也要感受文章的韻律感和節奏感。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積極參與課文的朗讀,感受文章內容的同時也對文中的優質詞句進行品析,鍛煉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對文章的整體感悟,并學習到文中的修辭手法。教師運用的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將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凸顯出教師在教學中的創新思想。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單純的進行語文知識的灌輸,由于語文學科涉及到的基本都是漢語文字、文章等文學知識,課堂學習較枯燥,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不起興致。在課改背景下,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轉變,將情境教學引入語文課堂,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緊密聯系,將實踐生活中的情境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直觀的感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生動、直觀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情境,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實踐生活場景的視頻播放,通過色彩鮮明、生動直觀的場景,使學生更快的融入到情境教學之中。比如,在學習《植樹的牧羊人》一文時,將文中的愛的奉獻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闡述,“人生的價值就是為后人造福,愛讓生活充滿陽光”的思想讓人深受感動,教師可以將這種情感進行情境鋪墊,將這種愛人之心在實踐生活中進行舉例說明,例如醫生的無私救人精神,學生在路上看到的有人幫助盲人過馬路等等,這些在實踐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都在傳授學生一個道理,就是愛會讓生活更美好,這是文章所要表達的重要內容。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中播放雷鋒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愛人之心的力量,通過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領悟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交往互動”的形式,為學生創設互動學習的平臺,通過互動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擁有更充足的時間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究學習,通過交流,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學習到其他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也能促使學生之間能夠展開良好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彼此的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文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組內進行文章的討論,對文章中的詞句、修辭、情感進行整體分析,并對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文章內容提出來,進行組內討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文章的寫作特點、修辭手法等內容,也能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學到新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提前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特征,然后再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最后搭建一個滿足學生需求和教育要求的交流平臺,通過互動式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作為語文知識的傳授者,教師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落實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注重在課堂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也要開展與語文知識相關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與,類似的活動有語文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辯論賽等,利用這些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比賽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也要及時進行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以創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利用互動式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并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進行合理的應用,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