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春
(江西省樂安縣第二中學,江西 樂安 344300)
微課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下所產生的全新事物,可以有效的將一些比較枯燥的高中物理知識進行直觀的表達,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高中物理知識,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物理水平。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盡可能的將微課應用到課堂中,利用其高效便捷的特點,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時空的限制,幫助學生更好的對物理知識進行思考與研究,并有效的理解物理知識,促進學生物理能力的不斷提高。
物理課程與人類的聯系十分緊密,很多物理定理和概念都是從人類生活中探尋的,但同樣的由于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枯燥乏味,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行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微課這一手段,廣泛搜集各種材料,將一部分生活實例融入物理教學中,營造一個真實的物理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手段,制作一個簡單的視頻,展現生活中常見的摩擦力的現象:諸如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會靠輪胎與摩托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來實現緊急剎車的功能,洗衣服時會用利用雙手之間的摩擦力將污漬洗掉【1】等等現象。教師將這些內容以動態圖片的形式制作到微課中,讓學生初步感知摩擦力的具體概念,可以有效的將教材中那些對摩擦力講解的比較枯燥無聊的文字轉變為具體的動態形式,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提升對物理的學習產生熱情,還能有效的豐富教學形式,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存在很多摩擦力的現象,讓學生學會簡單解釋生活中常見的摩擦力現象。
高中物理知識點眾多,有一些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久而久之就成為了教學的重難點。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盡可能的引用微課,將物理中的知識重難點進行分解錄制,在一個視頻中只突出一個重難點知識,就能充分保證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可以有效的了解該知識。另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薄弱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觀看,自主來控制視頻的播放次數和播放速度,幫助自己能夠更好的借微課視頻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這一章節時,教師要充分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大綱,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彈性勢能的表達式,并在一定程度上體會微分及積分的思想,為其后續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在確定了本章節的難點之后,教室可以將這些難點分別制作成不同的微課視頻,可以通過在視頻中展示:拉弓射箭,撐桿跳高等各種有關彈簧的實際應用,來引出一定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明確學習目標。運用微課這一手段可以有效的突破時空的限制,讓學生來自主選擇自己的學習重難點,自主選擇時間和地點進行觀看,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查缺補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大多教師采用了“一言堂”的形式,相對比較局限,而利用微課形式可以有效的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增長見識,將學習途徑由教材拓展到生活及社會.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盡可能的利用微課,搜集更多物理相關信息,制作更加豐富有趣且富有內涵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能力,保障物理的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講授《動能和動能定理》這一章節時,在教材中盡管對動能定理的介紹及其推導過程已經十分的詳細,但對動能定理的具體由來卻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述,教師就可以以動能定理的由來為切入點,有效的利用微課來進行這一模塊的補充教學,將教材中沒有提及的知識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展現,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錄入動能定理的定義者——科里奧利的相關事跡,從而更好的了解動能定理的發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更多與動能定理有關的知識與信息,甚至教師還可以將動能定理與牛頓第二定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放到微課中進行講解,就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加系統的學習物理課程,找到物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2】。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應用微課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這一教學理念,還能滿足物理教師的自身教學需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盡可能的利用微課幫助學生營造情境、建構知識甚至進行一定的課外延伸,才能有效的將微課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提升物理教師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