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媛
(江西省豐城市第四小學,江西 宜春 331100)
小學語文中教學中的差異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計劃,目的是讓學生最大化地適應小學語文教學,并且發揮出學生自身優勢,其劣勢也能在學習過程得到彌補和成長,讓學生在原有的語文水平上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小學語文老師雖然意識到了要立足于學生的差異性實行差異教學,但是在實行差異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完全理解差異的含義。只是考慮到學生的語文的學習能力這一個方面,針對語文成績較弱的學生多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心理差異等其他差異特征。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顯著特征。那么班級里有多少個學生,就會存在多少差異性,而一個班級只有一個語文老師,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去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制定差異教學計劃和目標也是不現實的,所以班級人數限制了差異教學的有效實施[1]。
差異教學的實行一定是建立在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的了解之上的,所以這就離不開語文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很多語文老師的教學工作就單純地從語文教材展開,譬如語文的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并沒有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不能正確判斷學生對生活語文的感知能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根據學生對生活語文的感知能力的差異性實行差異教學。
上文已經提到,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差異教學仍存在語文老師差異教學理論薄弱、班級人數過多。差異教學的實行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三方面的問題,所以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差異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立足于問題,提出以下三點策略供大家參考。
上文已經提到,由于小學語文老師的差異教學的理論知識儲備不完善,并不能在備課和授課時合理地實行差異教學,從而使差異教學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除了小學老師應該不斷豐富差異教學的理論知識以外,作為學校的語文教研小組也應該著力開展教學培訓,將小學語文老師集中起來一起參與交流與學習,或者安排一些名校大師級別的教師進行教學講座,語文老師應該從講座中感知到自己在實行差異教學時的不足之處,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優勢,不斷完善差異教學的授課方式,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差異教學的效率[2]。
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無論實行怎樣的教學策略,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適應素質改革的要求。而將學生合理分組,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語文學習,則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方式。于差異教學而言,將整個班級學生合理分為若干個小組,也將由于人數過多導致對差異教學產生的限制也大大減弱。例如在學習《愛迪生救媽媽》一課時,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文章的朗誦、字句的理解,以及情感的表達。小學語文老師通過前期采集的學生信息,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優勢分在朗誦、字句、情感這三個小組里,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也可以選擇想要提高的領域,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的自己問題,并且進行互動和解答。差異性教學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教學內容,保護學生的個性化的差異性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創新,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抒發自己的情感,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慢慢培養了學生的文學素養,為今后的閱讀理解和寫作也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學生接受了語文課堂知識之后要通過作業復習等形式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反思,同樣地,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也應該在進行語文教學之后進行教學反思。尤其是實行差異教學之后應該學會反思在此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哪些問題需要及時改正,還有哪些學生的差異性特征沒有考慮周全導致沒有應用到此次的差異教學[3]。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某一位學生發表了自己的閱讀之后的理解,與大部分學生的想法都不相同,作為臨時的突發狀況,自己可能沒有更好地回應學生的看法,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語文老師應該進行課后反思,想出更好地回應方式,并且找到該生與其交流,鼓勵學生的個性化思想,語文的閱讀沒有標準的對錯,每一個獨到的見解都值得提出和被尊重。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
綜上所述,差異教學的實行開辟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途徑,其旨意在于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語文老師實行差異教學是為了求同存異,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雖然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差異教學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通過開展教師培訓,增強小學語文老師的理論知識;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減輕人數過多對差異教學的壓力;以及小學語文老師要對差異教學的教學課堂進行及時反思等策略,定能不斷加強差異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