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培養要求,通過新高考改革課程理論研究與課程實踐的研究,努力構建特色課堂教學,因材施教。當前,要培養特長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只有在課堂教學形式及教學內容進行變革,降低課堂教學內容的難度和深度,提升特長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成績。
關鍵詞:藝術特長;數學;課堂;初探
著新一輪高考改革的推進,2014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要求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把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總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細化,研究制定各學段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根據現有學校高考的多元化發展,為各層次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更好的選擇,高中走特長發展的學生越來越多,對知識構架的需求層次不同,學校可以研發針對高中特長生發展更有利的學習模式,積極推進高中數學學科體系建設,形成學校自身的校本課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選擇,必要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轉換、調整。
一 轉變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新時代下如何轉變教學模式,提升高中特長生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改變在研究中明確教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向,改變原有的固定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學校團隊的自主研究及校級合作,依靠高校大研究團隊,促進協同研究,做到參與面廣,資源共享,提高整體研究水平。轉變現有特長班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形成自由的教法和學法,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二 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學生通過網絡可以獲取非常廣泛的知識,原有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甚至有的藝術特長生干脆把數學這門學科放一邊,嚴重影響藝考生的總分,作為承擔特長班的數學老師,我們要盡量整合各種資源,提高學生的對數學學習興趣,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讓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呈現在學生面前,用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提升學生數學興趣。
(二)充分利用網絡優秀課例,在課堂中穿插視頻,對一些知識難點進行專題學習,可以做到反復學習,效果較好。
(三)充分利用教學輔助資料,根據學生的基礎層次,嚴格把關教輔資料,主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鍛煉,對能力提升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這樣能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不斷經過基礎知識的磨煉,學生對課本公式、定理等掌握情況能提升一個臺階,也能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看法。
三 調整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最大潛力
高中數學教材分為必修、選修,根據現有教學內容順序,按照必修一、必修四、必修五、必修二、必修三的順序進行教學,然后進行選修教材的教學。藝術特長生,本身基礎較差,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偏低,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按照原有的教學順序,大部分學生很難跟上節奏。
根據學情,我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順序進行調整,例如:立體幾何部分的教學,通過對必修內容的教學后,立即轉入選修立體幾何部分的教學,這樣使學生在整個內容的銜接上更好融合,將此部分知識掌握全面,實踐效果比較明顯。同時進入高三后第一輪復習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比較熟練。
根據內容,我在教學中進行了重點突出,例如:集合、概率統計部分內容,在新授過程中就必須要讓學生當成高三第一輪復習來掌握,大多數同學對這部分內容學習興趣非常高,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提升內容要求。
四 全身心投入,與學生交朋友
藝術特長班同學大部分屬于初中階段學習習慣不好,個性比較突出的孩子,有的時候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記得我帶特長班過程中遇到幾位孩子剛剛進入高中階段,數學素養非常差,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在30分左右,我每周都要約這幾位孩子談心,鼓勵他們不要放棄數學。剛剛開始,孩子們不理解,我就跟他們一起打籃球,上課時候積極讓他們回答問題,課堂上經常給他們講述勵志故事,慢慢他們對我有一點感興趣,到了高三專業考試完,知道自己的專業已經拿到了A證,他們意識到數學這門學課非常重要,我們已經成為朋友,無論在課堂還是在課后,他們積極問問題,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2018年高考有五個孩子數學成績在95分以上,大部分孩子在60分左右,其中有一位孩子數學成績109分,以接近一本文化線錄取在浙江大學。多年的數學教學,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藝術品,唯有我們用藝術家的眼光來給他們填色,他們才能發出光芒。
對于學校高中特長生來講,教師要根據高中數學課程的理念和目標,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特點,考慮高中學生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培養特長生的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其數學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湯曉春.淺談怎樣讓高中數學課“活”起來[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