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純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分支,發展迅速。隨著純電動汽車數量的增加和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系列關于續駛里程、安全、充電設施、價格、技術方面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作者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相應問題的解決策略,為純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純電動汽車;問題;分析;策略
隨著世界能源危機的爆發和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純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大家族的一份子,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本文首先對純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
一、純電動汽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續駛里程短
純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與傳統汽車相比,成為其致命的缺點。目前國內生產的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普遍在300~400km范圍。如比亞迪老款e6續駛里程為300km,新款為400km;帝豪EV450綜合續駛里程400km。續駛里程短的問題給車主行車帶來諸多不便,第一是
限制了車主的行車距離,使得車主想在一次性充滿電的情況下達到距離較遠的城市成為奢望;第二是增加了車主的行駛時間。如果目標城市較遠,行車途中難免要尋找充電樁補充電能,而目前即使選擇快速充電,也普遍在2小時左右,增加了車主的時間成本。第三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車主及乘客的行車體驗感。空調或暖風的使用,將縮短純電動汽車三分之一的續駛里程。為了追求100%的續駛里程,勢必會限制空調和暖風的使用,使得駕駛員和乘客的乘坐舒適性變差。
(二)安全問題令人堪憂
2018年5月,國外兩位青年巴雷特賴利(Barrett Riley)和埃德加蒙斯雷特馬丁內斯(EdgarMonserratt Martinez)駕駛特斯拉Model S時嚴重超速,撞上一堵墻后起火,兩人均不幸身亡,事故發生后,車載電池又起火兩次。除此之外,深圳比亞迪e6被劇烈撞擊后起火,力帆純電動汽車起火自燃。目前純電動汽車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碰撞起火、自燃、充電起火等,均造成了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三)充電設施難尋找
純電動汽車普及的重要因素在于續駛里程、充電速度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以上三個因素中最為關鍵。2018年我國新能源261萬輛,全國充電樁77萬臺,公共類充電樁30萬臺,相當于每8.7輛車僅配備1臺公共充電樁。充電樁數量上的不足顯然增加了車主尋找充電設施的難度。高速服務區內充電樁的不足更是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對于預期到達服務區充電的車主而言,很有可能趕到服務區時發現等待充電的車輛排起了長龍,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堵塞通往服務區的匝道入口,從而引發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我國充電設施地理分布不均勻,排名第一的北京擁有40584個充電樁,而排名30的新疆充電樁數量為192.顯然居住在北京的人與新疆居民相比,更容易尋找到充電樁。
(四)純電動汽車價格昂貴。
純電動汽車因為動力電池價格昂貴導致整車成本普遍較高。純電動汽動力電池的價格約為200美元/kW·h,甚至有的高達350美元/kW·h,以比亞迪e6為例,僅動力電池的成本就達到十萬元左右,用戶難以承受。除此之外,性能一般的動力電池充放電次數為300~400次,而性能良好的動力電池充放電次數也不超過1000次,按每年充放電200次計算,一輛車的動力電池壽命不超過5年。每5年更換一次動力電池無疑給消費者造成了高額的經濟負擔,增加了消費者的使用成本。
(五)技術相對落后
我國的純電動汽車發展迅猛,但在續駛里程、可靠性、使用壽命方面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電動機、動力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在技術上沒有實現突破,依賴于國外進口。
二、解決策略
(一)改善續駛里程方面,一是通過技術手段增加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電池容量,使得續駛里程延長。二是建議車主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盡量以最佳行駛速度行車。三是純電動汽車行駛時,減少額外用電設備或附件的使用,使得動力電池儲存的電能均用于車輛行駛,延長續駛里程。
(二)為了解決純電動汽車安全方面的問題,給出以下解決策略。一是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力度,嚴禁超速行駛,最大程度避免因駕駛員不規范駕駛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安全問題。二是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性能,優化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從技術手段著手,解決因動力電池遭遇猛烈撞擊等發生爆炸起火的問題。三是通過4S店開展針對消費者的安全用車培訓,解決純電動汽車的購買者不規范操作引發的安全問題。
(三)針對充電設施難尋找的問題,從國家層面上來講,一是應該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普及公共場所的公共充電樁。二是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增加小區內業主私人充電樁,使得居民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在地下車庫完成充電。三是,加大科學研究力度,研發充電時間短的充電樁,進一步提高充電效率,縮短單臺車的充電時間,從而達到單位時間內更多車輛完成充電的目的。四是開發智能軟件,車主可以通過下載手機軟件自動識別和尋找附近的充電設施,減少車主人工尋找充電樁的時間。
(四)導致純電動汽車價格昂貴的因素主要在于電動機、電池、電控系統,而在以上三種因素中,動力電池占據了整車成本的一半及以上。針對成本昂貴的問題,國家應該加大科研力度,研發能量密度大、充電效率高、價格低廉的動力電池和性價比高的電動機、電控系統,促進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從而降低整車成本。
(五)我國純電動汽車技術普遍落后于歐美國家,為了趕超這些國家,縮短差距,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純電動汽車科學研究,使我國在電動機、動力電池、電控系統這些核心技術方面領先世界各國。同時,國家應該加大對國內汽車生產廠商各方面指標的考核力度,促使整車廠研發出性能優價格低的純電動汽車,加快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進程。
三、結束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任重而道遠,要解決純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問題,必須實現國家、企業、個人縱橫聯動,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通過出臺政策、攻克技術難關、合理用車克服目前存在的問題,爭取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立平.新能源汽車概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
[2]趙勝全.新能源汽車運用技術[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3]王大為,羅悅齊.純電動汽車發展面臨的問題[J].汽車文摘,2019(8):22-31.
作者簡介:
鄒東文(1988-),男,漢族,湖北宜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車專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