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老河頭鎮坨上小學,河北 保定 071600)
現代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人的認知與情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情感作為一種非認知因素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是一種非常關鍵的動力因素,學生的情感因素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方向,調節著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探究式學習方式利用到學生情感因素這一關鍵動力點,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探究式教學方式的幾點分析:
興趣的本質是人類對某一種客觀事物的傾向性,是一種相對復雜的人類個性品質,興趣是人類去創造新事物、探索未知領域的動力源泉,沒有興趣,便會覺得所有的事物都是枯燥無味的。利用這樣的心理暗示,教師必須要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夠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學好數學。生活中曾有這樣的一句俗語: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運用子啊數學學習當中,良好的開端指的便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要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興趣,感受到了數學學習中的樂趣,那么他們的學習態度就會變得非常的積極主動,有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必然會使學習效果更加的理想化。作為數學教師,既然想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就要在課堂教學的環節設置中花費更多的心思,首先,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備課在這里不僅僅包括對數學教材中知識的準備,還包括對班級所有學生的準備,教師要對班級內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清楚的掌握,保證在數學課堂當中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小學生的穩定性還很差,教師要不斷發掘小學生的全新的興趣點,不能按照同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持久性的教學,要時刻做好改變課堂教學方式的準備,時刻關注小學生的情緒變化,適時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這樣,學生很快會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生活,對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主地學習,再加上教師的耐心指導,我想,學生的數學成績肯定會直線上升。
數學就是來源于生活,許多值得探究的數學素材都蘊藏在我們周邊的生活當中,小學數學課堂中自主探究式教學的模式,就是在制造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著數學知識的機會,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創設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數學情境來幫助教學,小學生對于太過理論性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還是會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教師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換成與學生生活十分貼切的案例,對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小學生的天性還是活潑好動的,小學生需要的是在一系列的活動或者游戲當中獲取知識,而不是在壓抑的課堂中被強制性的灌輸知識。在自主探究式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教師把課堂交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但是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現象,教師不能做到完全相信學生,總擔心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太過活躍而影響最終的學習效率。其實,教師的擔心是多余的,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擺脫掉了教師對他們的強制性要求,思維和潛力不再受到禁錮,此時的學生內心是充滿動力的,他們不僅不會放松對自己學習的要求,相反他們會比以前更加認真,因為教與學本身的這對矛盾在起作用,學生非常想向教師證明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產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加理想。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就是留給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思考對于學習數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潛能都是在思考的過程中得到挖掘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適度的寬容,對于改善人際關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師生相處的關系背后,滲透的也是一種交往的藝術。在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寬容學生,學生也要寬容教師。教師寬容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對學生在課堂中所犯的各種錯誤都采取一種視而不見的縱容態度,而是要求教師要用一種寬容的心態悟感化犯錯誤的學生,小學生由于年紀小,許多錯誤行為的背后都是由于他們還沒有形成一種相對成熟的價值理念,很多錯誤都是無意識的錯誤,所以教師一定要用寬容的心態去教育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背后的原因并且加以改正。學生寬容教師,真正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教學活動,學生對教師也要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教師并不是絕對的圣賢,也會在課堂中出現一些錯誤,學生要做的是尊重教師,用禮貌的方式指出教師的錯誤或者給予教師一些更好的意見和建議。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的天地,也可以是情感的樂園,學生在這樣輕松、舒適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學習,必然會使學習效果更加的理想化。
小學數學教師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應該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鼓勵者。教師在課堂教學自主探究模式下的主要任務是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并在學生研討時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小學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展現為人師表的美好風范,用自己的創新意識帶動學生的創新意識,用自己的探究精神感染學生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