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光
(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石新小學,遼寧 盤錦 124113)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教學的不懈追求。要構建高效課堂,我們就不能再沿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是要著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富有活力與魅力的課堂,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及積極的學習情感,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參與的局面,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運用提問藝術可以改變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的教學,可以問題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構建知識、提升技能,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全面發展。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方法的運用淺談幾點體會。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興趣并不是教學的點綴,而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內在動力。只有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激起學生內心對認知對象的主觀認可與積極情感,學生才能愉悅地接受,并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為此,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推動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與積極探究。
如在學習正負數時,可以引入學生所熟悉的天氣預報。教師通過播報全國各城市的天氣情況,讓學生來記錄。學生可以輕松地記錄零上度數,而對于零下多少度要如何記錄有所疑問。此問題引發了學生的關注,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
由學生主體參與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以主體身份來展開主動探究。而提問手段的運用可以改變以往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參與與消極接受,使學生展開主動探究,有效改變學生的學習地位與學習方法。如在學習圓的認識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來思考這樣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的車輪都是什么形狀的。學生根據生活常識都知道車輪是圓形的,但卻不知道為什么是圓形。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可以此問題深入事物的本質,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展開主動探究。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直觀而動態地展現車軸固定在圓心,當車輪向前行駛時,圓形車輪的邊緣到車軸的距離是一樣的。然后將畫面定格,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標記圓心的位置以及半徑。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利用小木棍、硬紙片等演示這一過程,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圓心和半徑以及圓的基本性質。這樣的教學將直觀演示與動手操作密切地結合在一起,能夠體現學生參與的主體性與思考的獨立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實現深入本質的理解,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深刻理解與靈活掌握。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認知水平低下。而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系統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如果教師直接將思維的過程講解出來,學生依舊只是知識的接收者,而失去了思考與思維的獨立性。我們可以利用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為思維困惑中的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攻克重重難關,直達成功的彼岸。這樣不僅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更能強化學生的榮譽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發現者與探索者,這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動力的提高與探究意識的增強都具有重要作用。為此,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要直接指出問題所在或是直接告訴學生要如何做,而是要善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提問的啟思功效。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時,學生往往無從下手。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三角形面積是底乘以高的一半?三角形和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內在的關聯?這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不僅可以誘發學生的探究欲,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小學生雖小,但卻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基礎知識、認知規律、思考方式與興趣愛好,因此在數學學習中自然也會有著不同的表現與行為。而以往的教學無視學生的個性,將學生視為同一標準的容器,這樣的教學只能將學生塑造成機械的知識擁有者,而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使得探究更加貼近學生,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理念。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教師要區別對待:對于差生,只要能掌握一種推導方法,能夠記住這一公式就可以;而對中等生,要掌握兩種以上的推導方法,并能真正地掌握、靈活地運用;對于優秀生則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側重于學生對知識本質屬性的理解,側重于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這樣的問題是為學生量身定制的,很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化的學習與發展。
總之,提問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巧,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研究提問藝術,以一系列的問題來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引導學生展開步步深入的探究,讓學生走進探究的世界,引導學生主動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