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會
(河北省廊坊市實驗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教育教學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者們利用廣泛的教學資源進行了多種教學嘗試,微課教學就是其中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對于這種教學模式,人們給與了足夠的關注。很多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樂于應用它輔助教學。那么,微課教學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到底具備哪些優勢呢?數學教師在使用它時又該采用怎樣的策略呢?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看法。
小學生喜歡“變化”,對于知識學習過程相對枯燥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變化”更能引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程的使用使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課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微視頻來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通過教師的幫助和學生的協作將知識內化。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和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微課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微課程資源的使用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積極的參與其中。微課程的使用,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經歷梳理、自主建構知識網絡,給予他們充分展示自己個性、獨立思考的空間,使他們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能力也得到培養和發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可是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中,這一點是最不足的。微課程的使用,讓師生通過微視頻進行互動,課前的素材征集、課堂的實時展現、課后的鞏固加深,每一個階段的師生交流反饋,使得微課成為了一個不斷發展的互動平臺。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理使用微課,可以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微課程的應用需要大量教學資源的輔助,信息技術的引入,網絡環境的發展使教學資源的收集越來越“便利”。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變得更多,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我們要想提高微課教學的效率,首先我們教師就需要學會搜索資源,學會在網上尋找優秀的微課資源來配合我們進行微課教學,讓學生及時的接受最新的教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快速地提升自己。另外,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要學會擇優,同樣的微課教學視頻我們教師要進行比較,挑選最為優秀的視頻放給學生看,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固步自封”所獲得的資源是有限的,自己獨立探究得到的經驗也往往局限性很大,合作交流成為教師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由于網絡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對于不同的教師來說,他們每一個人利用網絡獲取的微課資源也會不同,這時我們教師就需要學會資源的共享,每一個數學教師都將自己搜集到的微課教學資源分享出來,然后讓所有的教師進行挑選,從中選出最優秀的微課資源,這樣就可以讓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同時接受優秀的教學,減少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因此得到激發,學習數學也會更加積極。
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設計有極強的目的性,在使用微課程教學時教師一定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標。教師使用微課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我們教師在制作微課教學資源的時候就要確保微課視頻的簡短與實用,讓學生能夠從簡短的視頻中學習到最有用的知識。比如說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時候,筆者就挑選了一個專門介紹分數特點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看視頻的同時快速地理解分數的特點。這種簡短易懂的視頻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因為他們發現自身的疑惑觀看視頻的同時都解決了,而且還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因此他們非常喜歡這種教學視頻。
任何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把握一個適宜的“度”,“過猶不及”這一點在小學數學微課程教學中同樣重要。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與教學實際是檢驗微課使用是否得當的一個標準。例如,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誰更具有穩定性,如果做成微課則是費力不討好的。不如直接讓學生自己去做一個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親自動手去一拉一試效果好,而且還能加深他們的印象。另外,也有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如“立體圖形的展開圖”,解答此題時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較抽象,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錄制,把一個立體圖形逐步展開,將圖一步步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既直觀生動,教學效果也很理想。結合具體情況合理使用微課,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突破重難點知識時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直觀,而且還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讓學生在微課的指導下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讓微課引領學生向邁向數學知識的更深處。
綜上所述,任何新興教學模式的產生都有其一定的實際意義,在應用中,每種教學模式又都有“優勢”與“不足”。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一定要深挖資源優勢,實現其高效優化的運用。微課的產生也是如此,只要高效的運用微課程,將其優勢展現出來,對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教師要注重在數學課堂上提高微課教學的效率。將這種新興教學模式恰到好處的應用到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