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寧夏中衛市第十小學,寧夏 中衛 755000)
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反映在體育教學中就是要突出體育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特別是德育教育的滲透。要強調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并做到有機結合。在實施素質教育中,體育課具有其他課不能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強壯體魄,而且能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能加強道德品質的提升,能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和人體基本活動的能力。
作為體育教師,大家知道體育課的教學與其他學科顯著有顯著的區別,就是以學生的身體訓練為主要教學手段,其實線性很強。要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在體育鍛煉時不但要注意身體的各部分,包括上肢,下肢,軀干和內在器官,都得到鍛煉,使身體得到協調的發展。同時也要發展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以便提高學生的跑、跳、投擲和攀登、爬躍的實用技能。因此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不失時機的將學校德育教育滲透其中。這是一個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
在體育課各類教材中,德育因素可以說到處都有,只要你能認真的把握,就完全可以將良好的思想品德滲透之中。如:通過投擲攀爬訓練,進行愛國保國的思想教育,在單杠、雙杠、跳高、跳遠等項目中培養鍛煉學生的勇敢果斷,機智頑強的品質,練長跑時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畏懼的,針對這一思想,我在練習前首先對學生講述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故事,因此教育、鼓勵學生具備戰勝困難的決心,從而使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得到了培養和鍛煉。當然,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用科學方法鍛煉身體,中小學體育仍然屬于基礎教育,體育的基礎知識除了在課堂教學中系統的講授教學大綱中的知識外,主要在體育鍛煉中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通過體育鍛煉,引進基本技能的和技術,逐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例如在一次體育課上,有個別同學找理由不想參加長跑練習,問其原因,說跑什么?跑的再好有什么用處?還不如多看一會兒書,顯然這是他們對體育課的認識意義不足。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抓住這一事情向同學們進行學習目的的隨機教育,使學生對體育課與文化知識的關系認識有了較端正的態度,我對他們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身體是載知識的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人,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才能為整個社會做貢獻。
要根據小學生年齡的特點進行教育,要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堅持就是勝利是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鍛煉。學生必須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者障礙,才能夠獲得成功。體育鍛煉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和拼搏精神,還有團隊精神。特別是球隊訓練,更需要合作配合和團隊意識。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的最活潑時期,身體發育迅速、性別特征逐漸明晰。好奇、活潑、好動。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就應首先抓住孩子們的這一特點,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有趣的練習進行教育,對低年級學生教師更要做到具體形象。如通過講述革命領袖鍛煉身體的故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鍛煉。例如:偉大領袖毛主席,喜歡“到中流激水,浪遏飛舟”,毛主席56歲的時候,還暢游長江30華里;習近平總書記,愛好足球,愛好籃球,注意加強鍛煉。等等。這都是比較典型的好事例。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往往會連續犯各種錯誤。教師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滿腔熱誠,循循善誘。小學生興趣廣泛,好勝心強,要注意加強引導,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要注意正面教育為主,少批評多表揚,要堵住拳腳相加、憤怒,暴躁的教育方式。要避免空洞乏味的嘮叨。誘導學生從實際認識中提高德育素質,德語在體育教育中強調滲透作用,滲透作用是靠潛移默化來形成的,這就要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但是要轉變學生的錯誤認識大家靠空洞的說教是無濟于事的,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教育效果。例如,在隊列教學中常有學生走錯步子,如果遇到紀律不好的班級,隊伍更是稀稀拉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的向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或單一的對學生進行訓斥,往往受益甚微,怎么辦呢?這時我采取的措施是,向同學們提問題,數學最簡單的是哪兩個數?同學們齊聲答道1和2,我覺得就是說,我喊的口令就是這最簡單的兩個數,但為什么有不少同學連1和2都分不清呢?我觀察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思想不集中,二是腦子反應遲鈍,就是跟不上老師的口令,現在我請大家再走一遍,看同學們是屬于哪種原因?經過我這么一講,在練習時隊伍整齊劃一,為什么效果隨之大變呢?因為這樣做,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即使后進生,哪能愿意在同學們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呢?誰又樂意讓同學們和老師認為自己腦子遲鈍呢?隊列訓練在這堂課上已經一切行動聽指揮,思想教育悄悄的滲透到了同學們的心靈之中。
總之,學校德育教育之路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完成的,筆者只不過是通過自己的體育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育認識,期盼與同志們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