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郝建雄 韓雪
(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食品的安全關乎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并且也會對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穩定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食品安全既是民生大事,更是政治任務。《食品安全概論》這門課程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背景,從各種角度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介紹的一門課程。本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樹立從事食品行業的職業素養,同時,能夠掌握食品安全相關的理論知識,為他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一般高校對《食品安全概論》的課時安排較少,而本課程教學內容較多,這種不平衡讓這門課的教學模式還是停留在教師在課堂講述的模式。因此,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學概論》存在著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該課程涉及到《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現代食品檢測技術》、《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食品法律法規》等多門課程的內容,因此教學內容較多,涵蓋面較廣。
以本校《食品安全概論》課程為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前期專業課程只涉及到《食品微生物學》,而本課程涵蓋內容較多,如果講述理論知識過深,則教學課時不足,如果內容過淺,則僅為科普程度,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不足,同時導致學生興趣不足,很難讓學生對課程形成系統的認識。因此各個章節內容的理論知識講述深度難以把握。
食品安全問題滲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食品工廠的設計、食品工藝的設計、食品法律法規的修訂等方方面面,因此是一門實踐性很強,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
盡管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會穿插國內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辟謠打假等問題,但因缺少實踐環節,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仍然不夠深入,對于食品工廠與工藝的了解比較抽象,課程的內容仍然局限于課本知識,導致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與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該課程涉及知識較為全面,而具體講述內容不夠深入;(2)雖然該課程與實際問題聯系較多,但因缺少實踐和互動環節,導致學生興趣不足,學習主動性不夠。
所謂混合式教學,就是把新興的網絡化學習和傳統的課堂學習結合起來,然后再在這兩者的優勢上進行一定的創新,將學習資源、學習方法等融合起來,將在線教學和面對面教學融合起來,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既能傳授學生新知識,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還可以發掘學生的興趣,改善傳統的應試教育現狀。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是教學的主體,而且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促進和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通過混合式教學,學生可以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工具,來滿足自己對學習的需要。這種學習模式更加開放和自主,學習時間也更加靈活,教師也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1]。
依據《食品安全概論》的課程特點和學校網絡建設的特點,將《食品安全概論》課程分為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課內學習仍然是以授課為主,但是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外學習,就要借助學校的局域網平臺,例如,將該課需要講述的國際前沿的ICP-MS、液質聯用、氣質聯用等食品檢測技術的視頻放上網絡平臺,課外學習主要是靠學生自學為主,但是學生必須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網絡學習課程作業,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對這些儀器的檢測進行學習,這樣在學校的實驗課程中,學生就可以提前對這些儀器的使用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在實驗的時候也不會因為人多儀器少而降低實驗課的效果。教師還要借助其他網絡技術,例如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將《食品安全概論》需要介紹到的各種知識點放上這些平臺,然后在線上布置學習計劃和學習作業,讓學生利用這些平臺來實現線下的學習,同時建立互動平臺,針對實時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時討論。
實際上,《食品安全概論》是一門系統的課程,而且隨著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發展,這門課程需要更新的知識也很多,僅僅靠課堂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讓學生好好利用線下的學習時間,老師只需要在課堂上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引導和指導就可以了,而大部分的時間還需要他們自學[2]。
案例式教學是指一種項目設計理念,教師可以針對一些目前我國比較多見的食品安全案例,增加實踐和互動環節。例如,針對身邊食品安全意識的問卷調查,針對轉基因食品問題的辯論會,針對3.15報導的食品安全問題的討論,針對各自家鄉特色食品存在的安全問題總結,討論解讀食品安全法的改進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促進學生查閱資料,不斷學習,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概論》的內容和實際聯系較為緊密,而且內容比較多,還涉及到很多實驗,傳統的《食品安全概論》的教學中容易出現將理論和實踐割裂開來,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這種問題,也可以提高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理論和實踐分離的矛盾,在具體的實施時,教學者必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做出調整,才能讓這門課的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