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烏江復旦學校,貴州貴陽 551100
模型構建這種教學模式屬于一種科學的、有效的思維模式,通過模型構建,可以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展開立體化的了解以及解讀,把復雜事物進行簡單化,實現化繁為簡,而且還具有概括性的特點,可以把事物加以定量以及定性的展示出來。如今,在新課改下,教師需讓學生深入了解模型構建,著重培養其建模能力,這對學生的后續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此,對高中階段生物教學當中模型構建的應用策略展開探究意義重大。
所謂生物模型是指進行生物科學研究期間,借助具體事物還原相應的抽象知識,進而突顯出其本質的教學形式。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之中對生物模型加以運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第一,構建相應的生物模型,可以改變以往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借助模型對知識進行展示,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生動,更具吸引力。第二,構建生物模型,可以讓學生借助模型直觀了解相應的生物知識與生物現象,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以及記憶。
若想有效發揮出生物模型具有的優勢,在對模型加以構建以及應用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其一,科學性原則,生物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因此進行模型構建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科學性這個原則,要保持原型具有的所有細節以及特征,進而對原型特點加以有效還原,給予學生直觀性的學習體驗;其二,實用性原則,對生物模型進行構建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以及運用[1]。因此,在進行模型構建以及應用的過程中,應當按照教學內容以及學生需求,適時的對生物模型加以有效應用,借此來對問題加以有效解決,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概念模型,是指教學期間通過流程圖這種形式展開問題探究,借助圖形圖像對生命活動的一些規律與機理進行揭示,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以及掌握。其主要目的是直觀闡述一些概念,幫助學生構建直觀化的模型概念,促使學生深入認識以及理解概念。概念模型具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借助概念模型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以培養[2];第二,對概念模型加以運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開展“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提出“培養瓶當中產生了什么物質”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對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細胞呼吸的產物進行檢測,從而建立與細胞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相對應的概念模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在高中階段的模型當中,物理模型屬于一種常用模型,其是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運用物理模型進行教學具有以下幾個優勢,首先:教師利用物理模型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以及記憶。其次,教師可把實物當作依托,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通過細致觀察物理模型,對模型具有的空間結構加以理解以及探究,從而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最后,在對物理模型進行觀察的過程中能促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進行“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實物模型進行教學;第一,教師需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預習,借助預習對章節知識進行初步了解,同時找到其中包含的重點內容以及難點內容。第二,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物理模型對問題展開深入探究[3]。比如,生物教師可借助硬紙板把核糖體、氨基酸、tRNA 與mRNA的結構簡圖剪下來,同時合理設置其面積大小以及結合位點。第三,教師可引導學生模擬mRNA 與核糖體的結合、核糖體沿mRNA 鏈移動等情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翻譯的過程,從而突破難點。
結論:綜上可知,模型構建能夠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理解以及掌握,完善其邏輯思維。而且,在對高考內容加以研究的過程中,模型構建能夠促使考生對知識本質進行有效掌握,進而對其中蘊含的規律進行探究。同時,模型構建還能直觀表述生物知識,把知識體系當中包含的本質加以靈活把控,建立知識間的具體聯系,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