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琳
(沈陽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醫德醫風的建設在醫患關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未來醫療行業的“白衣天使”,他不僅需要承擔起救死扶傷的重任,還需要與患者建立較為和諧的醫患關系。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核心價值觀被視為在教育行業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是任何行業的本質和根源,而在醫療行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就包括了醫德醫風的建設[1]。所以在相關專業的教育中,醫德醫風的建設也要從頭抓起,在加強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也要將醫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有效引導,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探索和前進,更好的培養出更優秀的具有良好醫德醫風的醫療人才,同時通過改善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更好的促進醫療事業正面、長期發展。
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了相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給予了高度重視,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國家、社會和人民。國家層面提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個人層面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由國家到個人清晰的劃分了目標和要求,核心價值觀的提出體現了我國在各行各業的高標準要求以及對公民的美好愿景。
加強醫學生醫德醫風的建設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在專業上取得好的成果,還是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長為一個能為實際醫療事業做貢獻的人,不僅僅是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負責,還需要從心的層面將患者放在第一位,竭盡全力的為患者著想、服務,面對醫療事件時不以個人利益為前提,做到顧全大局。
1.教育體系不完善
在醫學院的專業學習中存在著幾個較為明顯的問題,現依次進行列舉。首先是相應醫學專業對醫德醫風的教育沒有過多關注,注重技能培養卻忽視了德育培育的教育工作。其次是相應的教育人才缺失,沒有充足的教師資源針對醫學生展開醫德醫風的教育。三是在課程的安排上不科學,應要求在課程的安排上設置專門的思想品德教育科目,這門科目是所有專業必修的課程,作為醫學生只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足以培養出優秀的醫德醫風的,需要針對這門科目的特殊性進行系統且具有針對性的素質課程[2]。
2.醫學生個人受到市場經濟影響
除開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學習醫學專業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對專業的喜愛,而是因為好就業、收入高、鐵飯碗,并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一切向“錢”看,對醫療事業“救死扶傷、在所不惜”的核心內容沒有深刻體會和認識。
1.進行宣傳教育
首先是在相應的醫德醫風建設的思想課上大力加強宣傳教育,不僅在醫學技術上要加強訓練,還要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在進行相應課程的設置時,不能過于籠統,要切實的將醫學專業的特殊性與社會道德相結合,將醫德醫風的教育工作穿插到思想教育課程中去,讓各門學科和各個專業能夠融會貫通,多角度、多層次的給學生樹立醫德醫風意識,增強學生在社會中的責任感。
2.進行模范引領
首次是針對不同的科目要將相應的優秀教師作為建設良好醫德醫風的模范標榜,上至班主任,下至各細分科目的老師。作為老師,在具有良好個人素養和正確觀念的前提下,主動積極的圍繞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醫德醫風建設的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正確對待醫療事件的態度,保持作風廉潔,不為金錢所左右,積極的為患者排憂解難[3]。在教育過程中,只有教師不斷強化自身的各項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帶領學生在醫德醫風建設的道路上行得正、坐得端,進一步為社會醫療事業做出貢獻。
其次是將當今社會的移動媒體作為傳播媒介,利用媒體的優勢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傳播。讓發生在生活中的真實且正面的案例走向公眾,對先進的人和事進行報道,讓受眾與報道產生共鳴,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醫德醫風建設中來,從而解除大眾對醫療行業產生的誤解并對醫療人員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醫療事業是一個國家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好的醫療事業不僅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也能保障國家持續壯大。所以在醫療事業的建設上一定要嚴格把好關,從核心價值觀入手,正確的培養學生的醫德醫風建設,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從而更好的投入到醫療事業中來,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