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佳昱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0)
樂曲的引子部分由長笛演奏,旋律空曠優美,創建出一種寧靜、悠遠的意境。就像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第一句要說“很久很久以前……”,從而引出接下來要敘述的故事情節。小提琴演奏的主題部分,交代了兩個主人公:高音區的主題旋律婉轉動人、含蓄嫵媚,代表了女主角祝英臺;低音區的主題旋律深厚粗獷、踏實穩重,代表了男主角梁山伯。那么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樂隊的進入,與小提琴的旋律交織在一起,纏綿悱惻,好似在告訴大家,這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故事從哪里說起,從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三年建立深厚情誼開始說起。
同窗共讀部分是全曲最輕松愉快的部分,由小提琴運用跳弓的技法來演奏。小提琴中的跳弓本就是需要肌肉極度放松的一種演奏技法,需要表演者胳膊放松來演奏。同窗共讀中的男女主角沒有什么煩惱,充滿活力,度過了無憂無慮且開心快樂的三年。但是快樂不是永恒的,轉眼到了畢業分別的時刻。古代并沒有手機、微信等便利的通訊工具和通訊方式,這一別男女主就要忍受“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相思之苦,所以此時的樂隊音色也暗淡了下來,為之后十八里長亭相送鋪墊傷感的氛圍。
長亭惜別過后,緊接著的定音鼓緊促的“隆隆”聲象征著封建勢力的暗涌,將樂曲帶入一種緊張的氛圍。大提琴低沉的聲音重復了兩遍下行音階預示著黑暗即將來臨。樂隊一連串的十六分音符和逐漸壯大的音響效果,象征著黑暗勢力的強大力量。在這部分,小提琴運用了大量的三和弦和七和弦來演奏,增強了表現力。形單影只的小提琴通過大面積和弦的演奏與樂隊抗衡,更突顯矛盾沖突。此段和弦,通過弓弦的摩擦與撞擊來演奏,增加了樂曲的張力,表現出祝英臺反抗封建勢力的決心。抗婚部分最終結束于樂隊,由定音鼓做最后的收尾,象征著封建勢力最終取得了勝利。
最后的化蝶部分,旋律雖然再現主題旋律,但韻味卻大相徑庭。開始的主題是故事的開端,具有較強的敘事性,心情也較為輕松。最后再現的主題,是歷經滄桑后的追憶,是化蝶后的美好期許,較之開始的主題更深刻。它不僅表現了化為蝴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還寄托了一種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樂曲最后一句小提琴婉轉的曲調,仿佛來自天邊的聲音,似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對人間的美好祝愿。全曲最終結束于一個虛無縹緲的音上,給人無限遐想。音樂結束了,意境還沒結束;故事講完了,但故事的力量會永遠傳遞下去。
按照西方曲式要求,在協奏曲的音樂進行中,獨奏樂器與樂隊往往輪流出現,制造一種相互對答、呼應和竟奏的效果。在《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樂隊大多還是處于從屬地位,整首樂曲還是由小提琴的旋律主導,這也是受到了中國樂本體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但是在突出中國樂本體的審美特征的同時(小提琴獨奏的旋律較之樂隊篇幅更大),又恰當地加入了西方音本體的元素(樂隊豐富的音響效果,烘托氛圍,增強了樂曲的戲劇沖突和表現力)。樂曲在帶有濃郁中華文化特色的同時,又達到了國際化的審美標準,是中西方特色的完美結合。
音樂欣賞完之后,疑問也隨之而來。蝴蝶本是一種短命的動物,故事為什么要設定男女主幻化為蝴蝶呢?為什么不讓他們變成神仙,長相廝守,豈不更加圓滿。關于這個問題,我認為之所以流傳為幻化成蝴蝶,與中國哲學思想中莊子的思想有很大的關系。莊子提倡追求生命的真實意義,保持個體人格的獨立自由,認為這比在世間享受任何榮華富貴更為重要。莊子在看待死亡的問題上是十分樂觀的,生死并不是對立的,死亡不過是“氣”的聚散。他將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從而叫人直面生死。我想《梁祝》最后的化蝶,也是引用了這個典故。看似男女主角殉情了,但死亡并不等于滅亡。他們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于人們心間,存在于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之間。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由中國人自己創作的經典小提琴協奏曲,其之所以經典,是源于它濃厚的文化底蘊。無論從樂曲的敘述手法還是旋律特色上看,都具有十分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也是這部樂曲在國際上受到廣大好評的原因之一。聽賞經典,鑒賞經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給他們以美的標準。這樣才能在學習生活中發現美,并且享受美好事物,摒棄糟糠,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性格健全的完整的人。